春日田园杂兴(其五)

野水滩头长荻芽,池塘处处起鸣蛙。

一春多雨占三白,二月无茶摘五加。

寒食沓来惊汉腊,塞歌时起接边笳。

春郊风景还如旧,添得伤心是短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陆世仪的《春日田园杂兴(其五)》描绘了春天乡间的情景。首句“野水滩头长荻芽”,写出了春天野外水边,荻草开始冒出新芽,生机盎然。次句“池塘处处起鸣蛙”则通过蛙声点染出春意渐浓,万物复苏的氛围。

“一春多雨占三白”暗示春季雨水充足,可能预示着丰年的希望。“二月无茶摘五加”进一步描绘了农事活动,说明虽然茶树未到采摘时节,但农民已经开始准备其他作物,如五加。

“寒食沓来惊汉腊”提到寒食节的到来,让人想起冬去春来的时节变换。“塞歌时起接边笳”则以边塞的歌声和胡笳声,增添了边疆特有的边塞风情。

最后一句“春郊风景还如旧,添得伤心是短髽”,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以及眼前的物是人非之感,尤其是“短髽”(古代妇女丧服上的发髻),暗含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使得春日的田园风光中平添了几分凄凉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田园景象,同时融入了节日、农事和边塞元素,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0)

陆世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被誉为江南大儒。晚号桴亭,别署眉史氏。明亡,隐居讲学,与陆陇其并称二陆。他一生为学不立门户,志存经世,博及天文、地理、河渠、兵法、封建、井田无所不通。其理学以经世为特色,这既是对晚明理学空疏学风的批判,也适应明清之际社会变革的需要。著有《思辨录》、《论学酬答》、《性善图说》、《淮云问答》,及诗文杂著等40余种、100余卷

  • 字:道威
  • 号:刚斋
  • 籍贯:江苏太仓
  • 生卒年:1611~1672

相关古诗词

春日田园杂兴(其六)

舍北村南雨又晴,倦抛书卷漫游行。

山鸠逐妇每双唤,苍鼠窥人时独惊。

种秫拟成千日酒,腌菘聊当一春羹。

月泉甲子依稀是,读罢遗编泪暗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遥哭希声钱公(其一)

中原倾覆事如何,穷海孤臣强负戈。

利钝由天非所计,鞠躬自我更无他。

流离尚欲书章句,疾革犹闻唤渡河。

正气如公那可灭,涛声隐隐似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遥哭希声钱公(其二)

营头夜陨海涛奔,真宰茫茫未可论。

绝岛君臣留正朔,瘴天风雨葬忠魂。

谁将心事传龙比,赖有遗书属弟昆。

千古崖山成恨事,临风遥恸一倾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闽中林衡者游中原长歌

石斋先生天下师,君能弱冠长揖之。

著书如风腕欲脱,吐论凿凿称雄奇。

石斋为君亦拱手,略尽形骸呼小友。

赠君药言送君诗,直欲与君分半亩。

天公天公何不仁,忠臣饿死英雄贫。

岭云如山战骨白,至今闽海飞征尘。

男儿致身苦不早,双鬓蹉跎浑欲老。

安能局促辕下驹,凤凰翱翔在苍昊。

束书蹑屩作壮游,志气直欲凌九州。

扁舟千里入吴会,上书论古惊同俦。

腐儒如予那足道,感君意气为倾倒。

挥毫赠我琅玕辞,愧乏琼瑶无以报。

君今策蹇问中原,山川漫漫道路昏。

胡琴欲碎向何处,夜半起舞心烦冤。

金陵城中王气尽,蒋山断树生芝菌。

日落江潮惨不波,维扬明月歌春蚓。

君不见昔日江东祖士雅,击楫中流泪盈把。

又不见辽东皂帽翁,语维经典甘孤穷。

丈夫处世只两途,吾子坎壈将安终。

中原人才颇不恶,风尘往往倾然诺。

昂藏七尺未长贫,暗中定可相摸索。

归来好复过桴亭,西窗剪烛开短屏。

交知四海见吾子,相对使人双眼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