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

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

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

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又有谁能装饰青春,青春常常预示未来。
在周亚夫军营旁的微风中,陶渊明门前阳光温暖时。
繁花密集如雪花飘落,叶子茂盛不妨借来双眉点缀。
友情离别之情难以计数,最好赠予仁德之人一枝花儿。

注释

妆点:装饰。
青春:年轻的时光。
更:更加。
有谁:何人。
常许:常常预示。
亚夫营畔:周亚夫军营旁边。
风轻处:微风轻拂的地方。
元亮:陶渊明的字。
门前:门前边。
日暖时:阳光温暖的时候。
花密:花儿密集。
飘六出:像雪花一样飘落。
叶繁:叶子繁茂。
借双眉:借来双眉作为装饰。
交情:友情。
别绪:离别的情绪。
论多少:难以计算。
仁人:仁德之人。
赠一枝:赠送一枝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青春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青春时光宝贵的珍视,以及对深厚交情的珍惜与传递。

"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美好时光的独特感受和对其不可预测性的理解。青春如同精心妆扮过的一般美好,但它又是短暂而难以把握的。

"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温馨的场景,亚夫营畔的和风和煦的阳光构成了一个宜人的环境,传达了一种淡定与享受生活的心境。

"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 这两句通过对花和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无限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时,不吝啬自己感受与享用的态度。

最后一句 "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传递之意。这里的“一枝”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花枝,也可以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馈赠,即诗人希望将这种美好的感受与深厚的情谊分享给那些有仁心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无限赞美。

收录诗词(4)

罗绍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旧唐书》作罗威,877年-910年),唐末五代军阀,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之子。888年,被任命为魏博节度副使。898年,继任节度使。后升为检校太傅、兼侍中、长沙郡王。904年,因营建洛阳太庙有功,加检校太尉、进封邺王。905年,在宣武节度使朱温的援助下,诛杀魏博牙兵,根除了延续二百年的牙兵之患。但是,自己也是元气大伤,只得依附朱温。后梁建立后,被加封为守太傅、兼中书令,深受梁太祖朱温信任。910年,病逝,年仅三十四岁,在镇十七年。追赠尚书令,谥号贞庄

  • 字:端已
  • 籍贯: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

相关古诗词

碾驴鞍判

邺城大道甚宽,何故驾车碾鞍。

领鞴驴汉子科决,待驾车汉子喜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楼前澹澹云头日,帘外萧萧雨脚风。

形式: 押[东]韵

暗投明珠

媚川时未识,在掌共传名。

报德能欺暗,投人自欲明。

月临幽室朗,星没晓河倾。

的皪骊龙颔,荧煌彩凤呈。

守恩辞合浦,擅美掩连城。

鱼目应难近,谁知按剑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行县至浮查山寺

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

行时宾从过前寺,到处松杉长旧围。

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

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