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显世诗

邈矣上祖,垂休万叶。广问弘被,崇轨峻蹑。

高山克荒,大川利涉。繁兹惟祜,风连云接。

大人有作,二后利见。九功敷奏,七德殷荐。

鼎实重饪,芳烈再扇。奕叶弘道,天禄来宴。

道弘振古,祚来替今。如彼在川,亦有浮沈。

大韶既系,响比我音。岂曰荒止,涂弗克寻。

昌风改物,岂水易澜。百川总纪,四海合源。

在彼焉取,聿来莫观。曾是褊心,敢忘丘园。

员晖偏照,玄泽谬盈。发彼承华,顿此增城。

托景灵云,倦游户庭。匪曰能之,实忝长婴。

焕矣金虎,袭我皇猷。孰云匪吝,仰愧苍流。

往蹇来反,弭迹一丘。娈彼东朝,言即尔谋。

振振孙子,洪族之纪。志拟龙潜,德配麟趾。

弘义朗节,克明峻轨。遵彼中皋,于穆不已。

于穆不已,大都是阶。之子于命,人应如颓。

厚德时迈,协风允谐。惠此海湄,俾也可怀。

乃眷丘林,乐哉河曲。解绂投簪,披褐怀玉。

遗情春台,托荫寒木。言念伊人,温其在谷。

道俟人行,辞以义辑。和容过表,余未云执。

惠音高播,清风骏集。怀德形抚,临篇景立。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歌颂了君主的功德和美好愿望,充满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开篇“邈矣上祖,垂休万叶”表达了对于古圣先哲的崇敬之情,以及希望他们的教诲能广布天下。接着,“高山克荒,大川利涉”描绘了一番开创事业、克服困难的情景。

诗中“大人有作,二后利见”可能是在赞美君主的智慧和才能,而“九功敷奏,七德殷荐”则进一步强化了对君主品德与功绩的颂扬。紧接着,“鼎实重饪,芳烈再扇”表达了一种对于礼仪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在下一段,“奕叶弘道,天禄来宴”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道德的推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随后,“道弘振古,祚来替今”则表达了希望古代圣贤之道能够在当下得到发扬光大。

“如彼在川,亦有浮沈”可能是在比喻君主如同河流中的舟船,有时顺流而行,有时又需面对波折。“大韶既系,响比我音”则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自豪和自信。

“昌风改物,岂水易澜”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由静转动的景象,同时也可能暗示了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主题。而“百川总纪,四海合源”则是在强调万物归一、天下大同的理想。

在后续部分,“曾是褊心,敢忘丘园”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紧接着,“员晖偏照,玄泽谬盈”可能是在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象征着君主的恩泽和德政。

“焕矣金虎,袭我皇猷”中,可以看到对于帝王权威的一种颂扬。而“孰云匪吝,仰愧苍流”则是一种自谦之词,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圣贤的敬仰。

“往蹇来反,弭迹一丘”可能是在描绘历史发展的轮回和循环,“娈彼东朝,言即尔谋”则是在强调君主的远大志向与治国方略。

在结尾部分,“振振孙子,洪族之纪”表达了一种对于家族或民族未来的希望,而“弘义朗节,克明峻轨”则是对德行和智慧的一种颂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君主、国家以及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46)

陆云(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少聪颖,六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十六岁。后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谏,经常批评吴王弊政,颇受司马晏礼遇,先后曾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职。陆机死于“八王之乱”而被夷三族后,也为之牵连入狱。尽管许多人上疏司马颖请求不要株连,但他最终还是遇害了。时年四十二岁,无子,生有二女。由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 字:士龙
  • 籍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262年-303年

相关古诗词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

邈矣大昧,造化明明。物以曲全,人以直生。

类聚百族,群分万形。员渊挺隋,方川吐琼。

蔼蔼洪族,天禄攸蕃。神绥厥本,道裕其源。

条有丰叶,波无辍澜。烈风时播,芳响世繁。

曰繁曰赜,载德于兹。克文克敏,乃惠乃慈。

遵彼洪流,薄言咏之。好是神契,聊与之期。

仁勇同宅,文武相纷。王谓御事,谁抚上军。

于时翻飞,虎啸江汶。式遏不虞,俾也无尘。

三代既远,直道垂音。非齿焉尚,非德孰钦。

赞仰自古,鲜曰在今。匪唯形交,殷荐其心。

心以殷荐,分以道成。祗服惠顾,畴此深情。

亦有芳讯,薄载其诚。岂无春晖,兹焉可荣。

大道易闻,崇轨难袭。孰云匪衍,咎吝尤集。

敢谢不佞,栖山自戢。临篇焉愧,德輶辞辑。

翩彼日月,逝犹骇电。朝华未厌,夕风已扇。

诗亦有悲,无几相见。怀德叹心,于焉东眷。

平津晚贡,贡公后徽。陟彼玉阶,黄发来升。

灵卉三秀,芳草秋兴。唯颐清神,福禄是膺。

形式: 四言诗

答张士然诗

行迈越长川,飘遥冒风尘。

通波激枉渚,悲风薄丘榛。

修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

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欢旧难假合,风土岂虚亲。

感念桑梓域,仿佛眼中人。

靡靡日夜远,眷眷怀苦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答顾秀才诗五章

芒芒上玄,有物有则。厥初造命,立我艺则。

爰兹族类,有觉先识。斯文未丧,诞育明德。

允矣顾生,载灵之和。沈根芳沼,濯秀兰波。

渊翘戢颖,景茂凌华。惟是德心,是用闲邪。

德心伊何,行归于周。希高仰峻,企远怀悠。

匪愿在明,靡倦斯幽。凡我同朋,瞻言清休。

慎终于远,俾民归厚。言若有行,及予携手。

何以恤我,其仁孔有。心之云爱,隆敬其久。

既迈斯仁,亦迪兹文。藻不雕朴,华不变淳。

有斐君子,如圭如璠。仰钦德类,依怀惠诠。

式扬好问,邦家于宣。

形式: 四言诗

赠汲郡太守诗

于穆皇晋,豪彦实蕃。天罔振维,有圣贞观。

鸣鸟在林,良骏即闲。萃彼俊乂,时亮庶官。

抑抑奚生,天笃其淳。芳颖兰挥,琼光玉振。

沈机照物,妙思考神。思我善问,观德古人。

善问伊何,惠音孔韶。肇允衡门,翻飞宰朝。

肃雍芳林,芬响凌霄。穆矣和风,育尔清休。

亦既有试,出宰邦家。之子于行,民固讴歌。

风澄俗俭,化静世波。芒芒既庶,且乐于和。

我有好爵,既成尔服。入赞崇华,遂登帷幄。

时文圣宰,天祚方谷。朔风徽止,鸿渐云岳。

悠悠斯民,三代直道。我求明德,惟奚攸考。

缉熙晖章,天禄来保。惠心无兢,丰化有造。

乐只君子,茂德攸绥。嗟我怀人,式是言归。

聿言来集,如翼斯挥。日予不惠,照尔清晖。

职思既殊,亦各有司。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之子之远,悠悠我思。虽无赠之,歌以言志。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