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辞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继的《渔父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江上生活画面。首句“江柳阴,江水深”,以简洁的景物勾勒出江边的幽静环境,柳树的阴影和深深的江水形成对比,暗示了渔父生活的孤独与隐秘。接下来,“钓船不到江之心”进一步强调渔父选择远离喧嚣,独自享受江上的宁静。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两句,通过江中心的风浪,暗示了渔父钓鱼的艰难,但即使如此,他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从中体验到乐趣。“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表达了渔父对生活的满足,无论是否能钓到鱼,都能从心境的平和中找到快乐。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描绘了渔父闲暇时阅读的情景,夕阳西下,江面色彩变换,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最后,“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则展现了渔父在自然中饮酒作乐,与沙鸥为伴,忘却世事烦扰的逍遥生活。

整首诗以“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结尾,再次强调渔父的生活选择,表达出对富贵人生的淡然态度,认为渔父的生活方式与春鸿秋燕般自由自在,不值得羡慕。诗人通过对渔父生活的描绘,寄寓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收录诗词(17)

陈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晚过西庵

游吟何处最宜频,谷木溪西第一邻。

竹径清风啼黠鸟,柴门落日对闲人。

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

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偶成

野性耽迂百念轻,幽栖随处得怡情。

山依南郭家林好,水入西庄客舍清。

暖日野花常护鹿,春风汀柳不辞莺。

年来梦里添游乐,也逐渔樵结伴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赋得山路送友人

杳杳盘云似不通,雨苔分绿断行踪。

只应送客联游骑,踏破残花几处红。

形式: 七言绝句

赋得江天暮雪送友人之官

漠漠江天黯黯云,晚风吹雪正纷纷。

笼寒已禁猿争语,傍夕空教雁失群。

影带楚兰看不见,声连湘竹听还闻。

太平未必堪成瑞,一向谁怜好似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