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陈继的《渔父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江上生活画面。首句“江柳阴,江水深”,以简洁的景物勾勒出江边的幽静环境,柳树的阴影和深深的江水形成对比,暗示了渔父生活的孤独与隐秘。接下来,“钓船不到江之心”进一步强调渔父选择远离喧嚣,独自享受江上的宁静。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两句,通过江中心的风浪,暗示了渔父钓鱼的艰难,但即使如此,他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从中体验到乐趣。“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表达了渔父对生活的满足,无论是否能钓到鱼,都能从心境的平和中找到快乐。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描绘了渔父闲暇时阅读的情景,夕阳西下,江面色彩变换,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最后,“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则展现了渔父在自然中饮酒作乐,与沙鸥为伴,忘却世事烦扰的逍遥生活。
整首诗以“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结尾,再次强调渔父的生活选择,表达出对富贵人生的淡然态度,认为渔父的生活方式与春鸿秋燕般自由自在,不值得羡慕。诗人通过对渔父生活的描绘,寄寓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