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戏谑的口吻描绘了一位名为李山人的老人形象。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李山人刻画为一位虽年迈但精神矍铄的人物。他居住在矮小的茅屋里,手持青藜杖,仿佛是他的童年伙伴。烟霞满胸,丘壑在怀,展现出其内心的丰富与宁静。然而,夜晚他却因饥饿而呼喊,白天又因骨痛而哀叹,这种矛盾的情境,既是对生活的幽默调侃,也暗含对人生苦乐无常的感慨。
诗中还借用了历史典故,提到孙膑因战败失去一足而最终成名,以及苻坚因得到半个士兵而感到满足的故事,以此来衬托李山人虽生活简朴,却能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讽刺意味,通过对李山人这一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