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扫坟》是明代诗人张善昭所作,通过描绘清明时节扫墓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之情。
首联“春来雨露一凄然,酹罢芳阡涕欲涟”,开篇即以春雨和祭扫之路的湿润景象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春雨绵绵,似乎在为逝者哭泣,而祭扫之人则在祭品前洒下酒水,泪水也即将滑落,表现了对先人的深切怀念。
颔联“几处江山春景象,九原松柏旧风烟”,转而描写江山春色与墓地的景象,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墓地的静寂,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对比,以及对逝者的深深缅怀。
颈联“浮云世事犹千古,流水桃花似去年”,进一步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进行对比,指出尽管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但自然之美却年复一年,不变如初,以此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尾联“回首不堪闻杜宇,吟魂销断夕阳边”,以杜鹃啼血的典故,象征着哀伤与离别,诗人回望过去,难以承受这悲凉的叫声,仿佛自己的灵魂在夕阳的余晖中消散,表达了极度的哀痛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清明扫墓这一传统习俗,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生命、时间、自然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