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郭正域在明代所作的《郭比部花园十二首》中的第六首,即《琅玕亭》。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琅玕亭四周篱笆围绕,绿竹环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四面插篱落,个个是琅玕。”开篇两句以“四面”和“个个”强调了琅玕亭周围被绿竹环绕的环境,用“插篱落”形象地描绘出竹子密集、排列整齐的景象,而“个个是琅玕”则点明了这些竹子的品种——琅玕,即翠竹,突出了竹子的青翠与生机。
接着,“风来万玉鸣,杂佩声珊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琅玕亭在微风中的动态美。当风吹过,千百竿翠竹仿佛化作了万颗玉石,在空中轻盈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如同佩戴着珠玉的女子行走时的叮咚声,既清脆又和谐,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琅玕亭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风中竹林动态美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