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寒衣

典去敝貂裘。记为沽春上酒楼。

不道霜枫容易到,温柔。何处仙乡不可求。

一笑不须愁。针线犹堪与妇谋。

还我布衣真本色,松楸。焚送无从泪又流。

形式:

鉴赏

这首《南乡子·寒衣》是章钰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典去敝貂裘”,以一件破旧的貂裘作为引子,暗示了主人公在物质上的节俭与生活的不易。接着,“记为沽春上酒楼”一句,看似轻松愉快,实则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这里不仅有对春天的向往,也有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不道霜枫容易到,温柔。”这一句转折,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变迁,霜枫的降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温柔”二字则赋予了这种变化一种柔和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时间虽无情,但其背后却有着某种温柔的力量。

“何处仙乡不可求。一笑不须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乐观态度。即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挑战,也不必过于忧虑,因为心中有梦,就有无限可能。这里的“仙乡”并非指真正的仙境,而是比喻心中的理想之地,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追求。

“一笑不须愁”之后,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生活的智慧:“针线犹堪与妇谋。还我布衣真本色,松楸。”这几句中,“针线”代表了日常生活的劳作,与妻子共同分担家务,体现了夫妻间的相互扶持与和谐共处。“布衣真本色”则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回归自然、保持本真的重要性。“松楸”在这里象征着墓地或坟墓,暗含了对生命终将逝去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活出真实的自我。

最后,“焚送无从泪又流”表达了对逝去事物的不舍与无奈,但同时也暗示了接受与放下,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故时的成熟与豁达。

综上所述,《南乡子·寒衣》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乐观态度和智慧选择。

收录诗词(124)

章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影.赋影

浮生老矣。尚不离寸步,真好嬉子。

铲迹欢场,埋照穷乡,偏偏无计回避。

虚堂结得牢愁伴,尽不问、人閒何世。

要借他、常寂光中,与证万千心事。潭底镫前镜里。

即空亦即色,随分游戏。

劝饮长庚,赠句泉明,忍仿前贤高寄。

年年顾尔伤迟暮,祗独立、不惭非易。

笑达摩、我相犹存,枉惹几多尘滓。

形式:

满江红.咏忠樟。杭州南高峰法相寺前古樟。纯庙南巡,累经题赏,辛亥逊位诏下,忽一夕而枯。士夫以忠樟谥之。用文信国和王昭仪韵为吊

桃柳争春,赖有此、圣湖生色。

一样是、樟公安否,承恩金阙。

桧不分尸王墓下,梅休招隐仙祠侧。

是天生、不二木之神,甘销歇。旧巢埽,真香灭。

人谁顾,僧能说。尚空山支拄,托鹃啼血。

祗愿心灰炎井火,定嫌干挂秦时月。

忍更看、赐号太平花,宫墙缺。

形式:

永遇乐.词社第五十集即事

陆走龙蛇,是何人世,亦姑谋乐。

下泽行吟,一年容易,篇倍骚经作。

鸳针交绣,麝尘独捣,声病几番商略。

问牢愁、除他锦瑟,一柱一弦谁托。

钟沈钵碎,坠欢重拾,慰此流人萧索。

十日平原,七歌同谷,不管风波恶。

茫茫影事,重重灰劫,祗合此中栖泊。

要追步、清尊集后,莫输一著。

形式:

阮郎归.拟小山,并韵

洛川风格艳黄初。花曾美眷如。羽衣改课上清书。

从教彩伴疏。金凤杳,玉蟾孤。高寒对望舒。

银潢一样怨机虚。天钱借得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