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赠前宪副汤惕庵》由明代僧人释今沼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过往官场生涯的感慨。
首联“箨冠麻服混埃尘,座上犹钦峤岳身”,诗人以简朴的服饰和环境背景,展现了友人汤惕庵的低调与谦逊,即便在世俗中混迹,仍能保持高洁的品性,赢得他人敬仰。这里的“箨冠”和“麻服”象征着汤惕庵的朴素形象,“峤岳身”则比喻其虽处低微却有如山岳般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千里海津逢故吏,一肩行橐倩邻人”,描述了诗人与汤惕庵重逢的情景。千里之外的海边,两人意外相遇,诗人感叹于这份难得的缘分。其中“行橐”指的是行囊,暗示了两人可能在旅途中偶遇;“倩邻人”则体现了汤惕庵的随和与乐于助人,愿意让邻人为自己分担行李,显示出他的宽厚与平易近人。
颈联“殊方案牍谁相问,旧国瓜园且自贫”,表达了对汤惕庵过去官场生涯的感慨。这里“殊方”指异乡,“案牍”代表公文事务,诗人询问在远离家乡的异乡,又有谁会关心他过去的官场生活?“旧国瓜园且自贫”则暗含了对汤惕庵放弃官场繁华,选择回归田园生活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尾联“庐顶蒿茆吾欲剪,浔阳踪迹可能频”,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他希望为汤惕庵修剪屋顶上的杂草(蒿茆),寓意着为朋友的生活环境提供帮助。同时,也担心汤惕庵频繁地回到浔阳(古代地名,此处可能象征着过去的生活),暗示了对朋友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平静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汤惕庵形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回顾,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