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

九衢仙仗豫游归,宝烛星繁换夕晖。

传盏未斜清禁月,散花还拂侍臣衣。

天香暗度金虬暖,宫扇双开彩凤飞。

法曲世人听未足,却迎朱辇下端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皇帝的仪仗队从繁华街道上归来,华灯璀璨如同星辰换下了夕阳的余晖。
在皇宫中,酒杯交错,清冷的月光洒满禁地,花瓣飘落,轻拂过大臣们的衣裳。
天香随着温暖的龙形香炉缓缓飘散,宫扇展开,如同彩凤飞翔。
美妙的法乐让世人沉醉,人们意犹未尽,却见皇帝乘坐的红色马车从正殿出来。

注释

九衢:繁华的街道。
仙仗:皇帝的仪仗队。
豫游:帝王出行游玩。
归:归来。
宝烛:华丽的蜡烛。
星繁:繁多如星。
夕晖:夕阳余晖。
传盏:传递酒杯。
清禁月:皇宫中的清冷月光。
散花:撒花庆祝。
侍臣衣:大臣们的衣裳。
天香:香气如天。
金虬:金色的龙形香炉。
宫扇:宫廷扇子。
彩凤:彩色的凤凰。
法曲:宫廷音乐。
世人听未足:人们听得不够尽兴。
朱辇:红色的马车。
端闱:正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史馆相公在上元节观灯的盛况。首句“九衢仙仗豫游归”,以神仙仪仗的比喻,展现出皇家贵胄的豪华归来,犹如仙人下凡,增添了节日的神秘与尊贵气氛。次句“宝烛星繁换夕晖”则通过璀璨的灯火,映照出华灯初上的辉煌景象,将夜晚转变成白天。

“传盏未斜清禁月”写出了宫廷宴会中饮酒传盏的欢乐场景,月亮依然明亮,但已不那么耀眼,暗示着夜已深沉。接下来,“散花还拂侍臣衣”描绘了花瓣飘洒,轻拂官员们的衣裳,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祥和。

“天香暗度金虬暖,宫扇双开彩凤飞”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天香四溢,暖意融融,宫扇展开,如同彩凤展翅,展现了皇家宫殿的奢华与华丽。最后,“法曲世人听未足,却迎朱辇下端闱”表达了人们对美妙音乐的留恋不舍,以及对皇帝乘坐朱辇离去的期待和敬仰。

整体来看,曾巩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元节宫廷观灯的热闹与庄重,展现了宋朝皇室的气派和节日的繁华,同时也流露出人们对盛世文化的赞美和对皇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和孙少述侯职方同燕席

两翁头白喜追陪,好事铃斋燕席开。

腊在未消盈尺雪,春归先放一枝梅。

况无庭下书投缿,更尽筵中酒满杯。

周召二南皆绝唱,抑扬赓和愧非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张伯常自郢中将及敝境先寄长句

拔薤威名高外服,握兰风力冠中台。

好音忽有双鱼至,喜气遥知五马来。

梨颗玉腴含雨重,菊房金粉傍寒开。

池边且欲留同醉,思拙难酬白雪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

挥手红尘意浩然,夙兴招客与扳联。

烟云秀发春前地,草木清含雪后天。

已卜耕桑临富水,暂抛鱼鸟去伊川。

更追羊杜经行乐,况有风骚是谪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邵资政

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

世路贱贫从所好,老年胸臆固无奇。

樊笼偶得沧洲趣,芜类难酬白雪辞。

督府繇来恩礼厚,每容商也与言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