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王母东门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
群仙无处追迹,却自持来荐寿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机智顽皮的人物——王母东门的孩童,他三次大胆地偷取了瑶池中的仙桃。他的行为虽然淘气,但却并未被群仙察觉,反而将这些桃子带回来献给神仙们,似乎在以这种方式庆祝或祝寿。诗人唐寅通过此诗,可能寓言了对自由不羁、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的赞赏,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幽默和童趣的审美观。整首诗语言简洁,情节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不详
一字子畏,、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落叶风中稻满场,平畴相对瀼东庄。
膏腴望望应千顷,黄地黄金下夕阳。
乌台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发臣。
人尽不堪公转乐,满头明月脱纱巾。
千载经纶一秃翁,王公谁不仰高风。
缘何坐所添丁惨,不住山中住洛中。
天上秋风发,岩前菊蕊黄。
主人持酒看,漫饮吸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