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青县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景色与情感。
首联“沧南青北道逶迤,一望平芜天四垂。”开篇即以辽阔的视野勾勒出道路蜿蜒、田野无际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感受。接着,“丛树绿馀霜重后,远帆红见日斜时。”这两句则通过“霜”和“日斜”这两个时间点,描绘了树木在霜后的深绿与远处帆影在夕阳映照下的红色,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
“路虽多改看犹熟,村不能名想可知。”这两句转而描写行进中的变化与熟悉感,即使道路多变,但对路径依然熟悉;即便村庄名字记不清,但想象中仍能勾勒出其轮廓,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记忆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最后,“畅好乡音来满耳,恨无人识鬓如丝。”表达了诗人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时的喜悦,以及遗憾之情——遗憾的是,身边没有能够理解自己思念之情的人,特别是指那些白发苍苍的岁月。这一句既是对家乡的深情呼唤,也是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乡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