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二首(其一)

绮廊疏,芳径转,楼阁浅深见。

迤逦珠帘,多半隔花卷。殢人一曲朱栏,是谁频倚。

恁沾袖、馀香犹暖。恨春晚。

回首檀板金尊,年前凡欢宴。

题榜风流,还问旧家燕。

更怜临水纱窗,杨花堆雪,正闲煞、嫩晴庭院。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婉约的画面,通过绮丽的廊道、芳香的小径和楼阁的深浅变化,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迷人的氛围。诗人以“迤逦珠帘,多半隔花卷”描绘了珠帘在花丛中轻轻摇曳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物的细腻情感。

接着,“殢人一曲朱栏,是谁频倚”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仿佛一位女子倚靠在朱红色的栏杆上,沉醉于音乐之中,流露出深深的依恋与不舍。这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层次,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柔情与哀愁。

“恨春晚。回首檀板金尊,年前凡欢宴。”表达了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檀板金樽,象征着奢华与欢愉,但如今却只能成为回忆中的美好片段,增添了诗作的忧郁色彩。

最后,“题榜风流,还问旧家燕。”通过“题榜”与“旧家燕”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风华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燕子归来,却物是人非,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中的怀旧情绪。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二首(其二)

画船归,瑶笛断,泪眼碧波冻。

今岁天涯,赚尽燕莺梦。

有谁扶醉湖南,玉钩斜路,只肠断。夕阳相送。

倩痕重。任他芳草横陈,屐边忍轻弄。

怕有离魂,尚恋栈香冢。

只恐留得愁恨,东风多事,又吹出、情苗根种。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青玉案二首(其一)

金阊门外春江路,只惯送、离人去。

谁分征帆今夜住。

小楼红烛,画帘檀炷,来听樱桃雨。

钿筝绣盏催频数。酒醒歌阑又天曙。

一晌贪欢能几许。

酴醾金帐,鬓蝉香度,后日思量处。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二首(其二)

花朝寒食偏相遇,只难遣、人离绪。

燕子宵长谁与度。

剩脂钿合,断金裙带,题遍伤心句。

听残玉笛无归路,却恐屏山易春暮。

月上重门香一缕。

梨花栏角,绿弦风细,帘影深深处。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满江红九首(其一)

落日荒台,恁谁信、黄金无恙。

空指说,颓垣蔓草,郭隗门巷。

都邑只今游侠少,风云要与悲歌抗。

更单衣、短布拜秋郊,荆高冢。

卢龙塞,何苍莽,桑乾水,常还往。

只匈奴牧马,谁堪乘障。

赞普颇申和地议,贤王自择防秋将。

笑书生、不及羽林儿,封侯相。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