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钱太史受之

匡庐列云霄,江湖邈天际。

地涌青莲华,枝叶相鲜丽。

眷彼华中人,超然隔尘世。

梦想五十年,良缘图未遂。

偶乘空中云,随风至吴会。

东南美山水,蕴藉多佳士。

一见素心人,精神恍如醉。

未语肝胆倾,清言入微细。

相对形骸忘,了然脱拘忌。

精白出世心,太虚信可誓。

苦海方洪波,愿言驾津济。

把别向河梁,遂我归山志。

长揖返匡庐,藏踪杳深邃。

五老与七贤,日夜常瞻对。

诛茅卧空山,烟霞为衣被。

视此芭蕉身,一掷如弃涕。

缅想未归人,驰情劳梦寐。

安得驾长虹,凌风倏然至。

暂谢尘世缘,入我真三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以“匡庐列云霄,江湖邈天际”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与天地相连的世界。接着,“地涌青莲华,枝叶相鲜丽”,以青莲象征高洁与超凡脱俗,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美景。

“眷彼华中人,超然隔尘世”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人物的向往,他们超脱世俗,生活在一片净土之中。“梦想五十年,良缘图未遂”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理想生活的遗憾与憧憬。

“偶乘空中云,随风至吴会”描述了诗人偶然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乘云游历,最终来到了吴会(古代江南地区),这里“东南美山水,蕴藉多佳士”,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与文人雅士的聚集。

“一见素心人,精神恍如醉”写出了诗人与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陷入了一种醉人的状态。“未语肝胆倾,清言入微细”强调了两人之间无需言语就能深刻理解对方的心意,交谈深入而细腻。

接下来,“相对形骸忘,了然脱拘忌”表现了两人在彼此面前无拘无束,心灵自由的状态。“精白出世心,太虚信可誓”表达了对纯净、超脱世俗之心的追求与承诺。

“苦海方洪波,愿言驾津济”比喻人生的困境与挑战,诗人希望有人能帮助他渡过难关。“把别向河梁,遂我归山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决心回归山林,追求隐逸生活。

“长揖返匡庐,藏踪杳深邃”描绘了诗人离开尘世,回到自己心中的圣地,隐居山林,与自然融为一体。“五老与七贤,日夜常瞻对”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仰慕与追随。

最后,“诛茅卧空山,烟霞为衣被”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视此芭蕉身,一掷如弃涕”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释怀与放下。“缅想未归人,驰情劳梦寐”表达了对未归之人(可能指友人或理想中的生活)的思念与期待。“安得驾长虹,凌风倏然至”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迅速到达理想之地的愿望。“暂谢尘世缘,入我真三昧”总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与友情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47)

德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担板汉歌

担板汉,担板汉,如何被他苦相赚。

只图肩头轻,不顾脚跟绊。

纵饶担到未生前,早已被他遮一半。

这片板,项上枷,浑身骨肉都属他。

若不快便早抛却,百千万劫真冤家。

行也累,坐也累,明明障碍何不会?

只为当初错认真,清门净户生妖魅。

开眼见,闭眼见,白日太虚生闪电。

乾闼婆城影现空,痴儿认作天宫殿。

要得轻,须放下,臭死虾蟆争甚价。

乌豆将来换眼睛,鱼目应须辨真假。

有条路,最好行,坦坦荡荡如天平。

但不留连傍花柳,管取他年入帝京。

舍身命,如大地,牛马驼驴不须避。

果能一掷过须弥,剑树刀山如儿戏。

若爱他,被他害,累赘多因费管带。

一朝打破琉璃瓶,大地山河都粉碎。

我劝君,不必担,髑髅有汁当下乾。

分身散影百千亿,从今不入死生关。

形式: 古风

从军诗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戍所作(其一)

旧说雷阳道,今过电白西。

万山岚气合,一锡瘴烟迷。

末路随蓬累,残生信马蹄。

那堪深树里,处处鹧鸪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从军诗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戍所作(其二)

窜逐辞金地,穷荒到海涯。

云容飞赤鸟,星尾曳丹蛇。

弃杖林成久,挥戈日未斜。

天南并塞北,是处有胡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从军诗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戍所作(其三)

万壑奔流下,千山积翠连。

帆飞五岭驿,猿挂九秋天。

客路浮云外,乡心落日前。

吾生犹未定,江汉是馀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