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孙挽歌一首

圣代王孙羡隐君,天球翠釜拟华文。

平生实厌金张侣,白发终归角绮群。

冠著芙蓉凭岳日,赋成鹦鹉洒江云。

吴门空把延陵剑,何处凄凉挂尔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挽歌《中山王孙》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其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一种对逝者哀悼与缅怀的独特艺术风格。

首句“圣代王孙羡隐君”,开篇即以“圣代”点明时代背景,将王孙与隐士并置,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羡慕,暗含了对现实官场的不满与逃避之意。接下来,“天球翠釜拟华文”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王孙比作珍贵的天球与翠釜,暗示其身份尊贵,才华横溢,同时“拟华文”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文采斐然。

“平生实厌金张侣,白发终归角绮群”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王孙对权贵阶层的厌倦与对真正知己的渴望。金张指汉代的金日磾和张安世,此处借指权贵之流;角绮群则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对比,既展现了王孙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也表达了他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冠著芙蓉凭岳日,赋成鹦鹉洒江云”描绘了王孙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才华。冠著芙蓉,意为头戴芙蓉花冠,象征着高洁与雅致;凭岳日,则是站在高山之巅,沐浴阳光,寓意着王孙的超凡脱俗与豁达胸襟。赋成鹦鹉洒江云,则是说其文笔如鹦鹉般生动,洒落在江云之上,展现出其文学才华的卓越与不凡。

最后,“吴门空把延陵剑,何处凄凉挂尔坟”两句,以吴门(苏州)的典故,以及延陵剑的传说,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吴门是王孙的故乡,延陵剑则是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的宝剑,此处借以表达对王孙离世的惋惜与怀念。同时,问“何处凄凉挂尔坟”,则是在询问王孙的墓地所在,表达了对逝者归宿的关切与忧虑。

整首挽歌通过对王孙生前形象、性格、才华及离世后的哀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情厚谊与深刻缅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母氏一首

荀顗承欢宛北堂,何平号慕忽灵觞。

百年母德初辞眼,一诀慈言转断肠。

干禄未能娱晚暮,虚名岂得慰荒凉。

古来风木无穷泪,荼苦那堪到我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襄阳曲六首(其一)

渍粉萧夫人,换却房山水。

不信此流清,试看汉江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襄阳曲六首(其二)

且买槎头鳊,去醉汉江酒。

笑杀杜南征,沉碑管身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襄阳曲六首(其三)

剌史登高台,但歌野鹰来。

不顾隆中客,千年为尔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