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十二)

醉中忘世事,犹有酒醒时。

未醒辄复醉,乃得与世辞。

伯伦颂酒德,佳趣端在兹。

云何礼法士,闻风独迟疑。

浊酒聊可恃,渊明不吾欺。

去去勿复道,有酒吾中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醉酒忘世的情景,表达了对饮酒乐趣的追求和对世俗礼法的超脱。

首句“醉中忘世事”,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沉浸在酒的醇香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接着,“犹有酒醒时”一句,既是对前句的补充,也暗示了诗人对清醒时刻的期待。而后,“未醒辄复醉,乃得与世辞”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醉酒状态的迷恋,以及借此逃避现实世界的决心。

“伯伦颂酒德,佳趣端在兹”引用了阮籍(字伯伦)的故事,赞美了饮酒带来的乐趣和精神上的解脱。而“云何礼法士,闻风独迟疑”则对比了那些拘泥于礼法之人,他们面对饮酒的乐趣时犹豫不决,无法像诗人那样尽情享受。

最后,“浊酒聊可恃,渊明不吾欺”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字元亮,号靖节先生)的敬仰,认为即使是普通的浊酒也能带来满足,而陶渊明不会欺骗他关于饮酒真谛的认识。全诗以“去去勿复道,有酒吾中之”结束,诗人决定不再多言,只愿在酒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饮酒乐趣的热爱,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超越,体现了其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十三)

百年三万日,已入桑榆境。

沈醉复几时,而令终日醒。

爰丝饮亡何,此事要心领。

有锥姑处囊,无用求脱颖。

雾豹亦何辜,伤生在文炳。

形式: 古风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十四)

渊明昔閒居,偶尔白衣至。

开尊得美酒,忽焉遂复醉。

醉语聊自娱,辞多失诠次。

安知后千年,乃为世所贵。

诗虽有馀音,酒亦有真味。

形式: 古风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十五)

凄凉三径中,中有一亩宅。

庭多鸟雀喧,巷绝车马迹。

卧病与世疏,俯仰踰半百。

何以销我忧,美酒浮大白。

独欠高阳徒,临风增惋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十六)

昔我事决科,穷年抱六经。

桑溟忽已变,栖栖竟无成。

归来请学稼,平贾充过更。

徽弦挂空壁,袯襫留前庭。

中夜耿不寐,惟有寒螀鸣。

不赖一尊酒,何以纾吾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