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

馀杭泉石欠幽探,净拂衣尘入翠岚。

九锁山门云上下,一峰天柱殿西南。

元封旧事无人记,德寿仙游有客谈。

痛饮丹泉卧玄石,松风满耳梦初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余杭的山水还没有被深度探索,我洗净衣服上的尘埃,踏入青翠的山峦。
九重山门云雾缭绕,天柱殿坐落在西南方向,高耸入云。
元封年间的历史已无人记得,只有德寿仙人游历的故事有人谈论。
痛快畅饮着丹泉,躺在黑色的石头上,耳边是松树的风声,梦境正浓。

注释

馀杭:地名,指余杭县。
幽探:深入探寻。
净拂:擦拭干净。
翠岚:青翠的山岚。
九锁:形容山门重重叠叠。
天柱殿:可能指寺庙中的重要建筑。
西南:方位词,表示位置。
元封:汉武帝年号。
旧事:过去的往事。
无人记:已经无人知晓。
德寿:可能指神仙或长寿之意。
仙游:仙人的游历。
梦初酣:梦境刚刚开始浓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衍的《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描绘了作者在秋季重游洞霄宫(位于浙江杭州附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馀杭泉石欠幽探”表达了对洞霄宫优美山水的期待和初次探访的遗憾,暗示此处景色可能尚未被充分领略。接着,“净拂衣尘入翠岚”写出了诗人步入山中,衣衫被自然之风吹拂,心情也随之变得清新。

“九锁山门云上下”描绘了山门处云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神秘与仙境般的氛围。“一峰天柱殿西南”则点明了主要的建筑——天柱殿坐落在山峰之巅,显得宏伟壮观。诗人追忆起历史,“元封旧事无人记”,感叹岁月流转,往事已成烟云。

“德寿仙游有客谈”暗指德寿宫曾有仙人活动的传说,如今游客在此谈论,增添了人文气息。“痛饮丹泉卧玄石”描述了诗人畅饮山泉,身心放松地躺在青石上的情景,流露出闲适与惬意。“松风满耳梦初酣”以松涛声入梦,渲染出一种宁静而醉人的梦境,表达了诗人游览的愉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霄宫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以及诗人游历其中的闲适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

胡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冲虚观

钟静日已夕,尘缘谢驱役。

琪树鹤争定,山空万籁寂。

明月散庭除,寒光照床席。

花鸟魂梦间,相见曾相识。

五更仙鹿鸣,声近在篱隙。

晓来问童子,石径无行迹。

形式: 古风

朝斗坛

不见铜龙何处飞,空馀芳草旧台基。

月明风冷禽声碎,疑是仙人佩玉归。

形式: 七言绝句

东风齐著力.除夕

残腊收寒,三阳初转,已换年华。

东君律管,迤逦到山家。

处处笙簧鼎沸,会佳宴、坐列仙娃。

花丛里,金炉满爇,龙麝烟斜。此景转堪夸。

深意祝、寿山福海增加。玉觥满泛,且莫厌流霞。

幸有迎春寿酒,银瓶浸、几朵梅花。

休辞醉,园林秀色,百草萌芽。

形式: 词牌: 东风齐著力

春霁/秋霁.春晴

迟日融和,乍雨歇东郊,嫩草凝碧。

紫燕双飞,海棠相衬,妆点上林春色。黯然望极。

困人天气浑无力。又听得。园苑,数声莺啭柳阴直。

当此暗想,故国繁华,俨然游人,依旧南陌。

院深沈、梨花乱落,那堪如练点衣白。

酒量顿宽洪量窄。

算此情景,除非殢酒狂欢,恣歌沈醉,有谁知得。

形式: 词牌: 秋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