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送魏起居赴京

大名将起魏,良史更逢迁。

驿骑朝丹阙,关亭望紫烟。

西京春色近,东观物华偏。

早赴王正月,挥毫记首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伟大的将领将要崛起于魏地,优秀的史官又遇到了晋升的机会。
驿站的快马向红色宫阙进发,边关亭楼眺望着紫色的云烟。
西京的春天景色渐渐临近,东观的景物特别繁盛。
尽早赶往王都正月盛会,挥毫泼墨记录下这新的一年开端。

注释

大名:杰出的名字,这里指代重要的将领。
将起:即将兴起。
魏:古代国名,此处可能指魏国。
良史:优秀的史官。
迁:晋升或调动。
驿骑:驿站的快马使者。
丹阙:红色的宫阙,代指皇宫。
关亭:边关的亭楼。
紫烟:可能指代宫殿上升起的炊烟或祥瑞之气。
西京:古代对长安的称呼,这里可能指洛阳(因洛阳曾被称为西京)。
春色:春天的景色。
东观:皇家图书馆或学术机构。
物华:自然或人文的精华。
王正月:指皇帝即位的第一年或正月的庆典。
挥毫:挥动毛笔。
首年:新的一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大名将在冬末时节启程前往京城的场景。"大名将起魏,良史更逢迁"表明了这位将军的地位和历史上的重要性,他即将开始新的征途。"驿骑朝丹阙,关亭望紫烟"则是对他出发时节的描述,驿站的马匹早已准备就绪,而他从关隘处眺望着远方紫色的云烟,这些细节都营造了一种雄浑壮丽的氛围。

"西京春色近,东观物华偏"透露出诗人对将军所赴之地——长安(唐代称西京)的怀念,以及对东方美景的赞赏。"早赴王正月,挥毫记首年"则显示了将军严于律己、积极向上的精神,他在新的一年里即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大名将的崇敬之情,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致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对于英雄征途、历史使命以及个人抱负实现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2)

孙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 籍贯:今东昌府区沙镇
  • 生卒年:696~761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五日夜应制

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

綵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

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

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昼晴。

更从探穴处,还作棹歌行。

丝管荷风入,帘帷竹气清。

莫愁归路远,水月夜虚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其一)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

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

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其二)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

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旧绿香行盖,新红洒步綦。

从来寒不易,终见久逾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