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净皎洁无尘垢,莲华化生为父母。
我修道来经十劫,出示阎浮厌众苦。
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净脱俗的境界,开篇“清净皎洁无尘垢”即设定了一个没有污染、纯洁无比的场景。接着“莲华化生为父母”则是用莲花喻示出生,本身就是一种高洁的象征,将莲花比作父母,意味着诗人对这种清净境界的崇拜和向往。
“我修道来经十劫”表明诗人在佛法修行中已经历经了长久的时间,"十劫"在佛教中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单位,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于道的追求是极其坚持和不懈怠。紧接着“出示阎浮厌众苦”则是在展示凡世间的痛苦,让人们看清楚现世的种种烦恼。
最后,“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表达了诗人通过一生的刻苦修行,超越了过去长久岁月的积累,最终能够离开痛苦和烦恼众多的世间(娑婆),达到一种清净无为的境界。
整首诗流露出深厚的佛法修养和对清净世界的向往,是一首融合了个人修行体验与佛教理念的佳作。
不详
石古苔痕厚,岩深日影悠。
参禅因久坐,老佛总无愁。
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
如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枕上角声微,离情未息机。
梦回三楚寺,寒入五更衣。
月没栖禽动,霜晴冻叶飞。
自惭行役早,深与道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