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次韵答仲益见简》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功名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首句“镜里年华鬓未苍”,诗人以镜子为喻,映照出岁月的痕迹,虽未显老态,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里的“鬓未苍”既是对自身青春的留恋,也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春山且喜渐芬芳”,转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春山渐渐披上绿意,花儿绽放,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期待与向往。
“功名富贵时来耳,底事灵台著庙堂。”这两句则是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诗人认为,功名富贵并非永恒,它们只是偶然降临的机遇。而“灵台”指的是心灵的殿堂,诗人在此提出疑问:为何人们常常将功名富贵置于心灵之上,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与价值?这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邹浩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对时光、自然、内心世界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价值与道德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