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云护雪未全消,老柏垂冰冷不摇。
雁柱十三弦上月,酒阑香烬可怜宵。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但仍有残雪未消,春云轻柔地笼罩着,给大地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诗人笔下的老柏树坚韧挺立,尽管冰雪覆盖,却依然保持着冷峻而不为所动的姿态,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弦月挂在十三弦的乐器之上,如同音乐的符号,增添了夜晚的静谧和诗意。酒宴将尽,香烟袅袅,更显得这寂寥的春宵尤为凄美动人。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静好的感慨。
不详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玳筵红袖不知寒,春在歌喉暖响间。
我辈年来要陶写,好将西野作东山。
苍苔满径树连村,中有幽人屐齿痕。
此去客来宜定约,无诗无酒不开门。
筑堂西野事西畴,桃杏才春麦又秋。
慎勿下堂东向望,禺商毫末拂牙筹。
九十八年犹矍铄,百千万事任浮沈。
郊原杖屦亲朋酒,此是期颐未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