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其六)

长因蕙草记罗裙。绿腰沈水熏。

阑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风有韵,月无痕。

暗消魂。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诉衷情令·其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深藏心底的回忆。起句“长因蕙草记罗裙”,通过“蕙草”这一意象,暗示了女子的清雅和柔美,同时也暗含着对往昔与佳人共度时光的怀念。"绿腰沈水熏"描绘了女子身上的香气,沈水是一种名贵的香料,进一步渲染了昔日的美好氛围。

接下来,“阑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两句,勾勒出两人在寂静的傍晚,倚靠在栏杆边的温馨场景,黄昏的余晖为这段记忆增添了诗意。词人通过环境的刻画,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风有韵,月无痕”运用了拟人手法,风有韵律,却无声无息,月光虽明亮,却悄然无声,以此烘托出词人心中的情感波动,难以言表的哀愁。“暗消魂”直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失落。

最后三句,“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词人试图将心中的幽怨化作残败的花朵,寄托给天边的朝云,寓意着无法传达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遥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婉约的笔触,细腻地表达了词人对旧日恋情的深深怀念和无法排遣的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令(其二)

净揩妆脸浅匀眉。衫子素梅儿。

苦无心绪梳洗,闲淡也相宜。云态度,柳腰肢。

入相思。夜来月底,今日尊前,未当佳期。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一)

种花人自蕊宫来,牵衣问小梅。

今年芳意何似,应向旧枝开。

凭寄语,谢瑶台,客无才。

粉香传信,玉盏开筵,莫待春回。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五)

小梅风韵最妖娆,开处雪初消。

南枝欲附春信,长恨陇人遥。

闲记忆,旧江皋,路迢迢。

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几处溪桥。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三)

渚莲霜晓坠残红,依约旧秋同。

玉人团扇恩浅,一意恨西风。

云去住,月朦胧,夜寒浓。

此时还是,泪墨书成,未有归鸿。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