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曲贵州道中(其四)

登山千寻梯,下阪九仞井。

雨润衣珠融,风吹鬓毛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者艰辛的旅程。"登山千寻梯"形象地写出山路陡峭,仿佛要攀登千层阶梯,显示出旅途的艰难。"下阪九仞井"则以深井比喻下山时的险峻,暗示着步步为营的谨慎。接着,"雨润衣珠融"通过雨水打湿衣物,滴滴如珠,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湿润的气候,也暗含了旅人的心情沉重。最后,"风吹鬓毛冷"则以微风拂过,使鬓发生凉,既写实了自然环境,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贵州道中的自然景观和行路者的艰辛感受,具有鲜明的边塞风情和诗人独特的个人情感。杨慎作为明代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富含哲理,此诗也不例外,寓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罗甸曲贵州道中(其五)

蛮树不凋叶,蛮云不放晴。

长亭望不见,何处是渣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罗甸曲贵州道中(其六)

林间山胡鸟,声声啼我前。

何似故园里,花亭闻杜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关岭曲贵州(其一)

倦枕愁鸡鸣,问郎今日程。

中路不可宿,长途须早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关岭曲贵州(其二)

北登鸡公背,南望象鼻岏。

相逢试相问,往来定谁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