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胥式南还

孟冬寒律应,原野降繁霜。

客子倦游览,结笥还故乡。

驱车出城阙,旭日悬晶光。

绮宫上烂烂,翠阁后苍苍。

岂无凉华志,晞景发清扬。

富贵在荣遇,贫贱有安行。

恒恐岁年迫,皋兰凋紫芳。

君看沙上雁,骞翮乃随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余阙的《送胥式南还》描绘了孟冬时节,原野降霜,旅人归乡的情景。诗中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寓含着对友人归乡的深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孟冬寒律应,原野降繁霜”点明时令,孟冬时节,寒冷的律令应和着大地,原野上弥漫着浓重的霜气。接着“客子倦游览,结笥还故乡”两句,直接描绘了旅人因旅途劳顿而渴望归家的心情,结笥(收拾行李)意味着准备启程,返回熟悉的故乡。

“驱车出城阙,旭日悬晶光”描述了旅人驾车离家,朝阳初升,晶莹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接下来“绮宫上烂烂,翠阁后苍苍”则通过绮丽的宫殿与苍翠的阁楼,营造出一种对比鲜明的视觉效果,暗示着繁华与静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岂无凉华志,晞景发清扬”表达了旅人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但在阳光照耀下,内心却显得格外清新明亮。这既是对友人归途心境的揣摩,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富贵在荣遇,贫贱有安行”一句,道出了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理解,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生活方式。这是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肯定。

“恒恐岁年迫,皋兰凋紫芳”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忧虑,担心岁月匆匆,美好的事物会逐渐消逝。这里以“皋兰”象征美好事物,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最后,“君看沙上雁,骞翮乃随阳”以雁群南飞的形象,寓意友人归乡的旅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希望友人能像大雁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追寻心中的温暖与光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90)

余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次年正月,城陷,自刭。谥忠宣。为文有气魄。有《青阳集》

  • 字:廷心
  • 籍贯:元庐州
  • 生卒年:1303—1358

相关古诗词

题合鲁易之四明山水图

窗中望苍翠,春木起晨霏。

孤嶂才盈尺,长松未合围。

萧萧此仙客,日日候岩扉。

念尔空延伫,王孙且未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刘氏听雪楼

群峰拥临槛,修竹郁菁菁。

荫向曲池好,声惟雪夜清。

天寒三日卧,人道是袁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王其用随州省亲

都门杨柳万丝垂,城下行人驷牡騑。

宫中近得三年谒,箧里新裁五色衣。

汉皋秋晚游娼少,梦渚波寒猎火微。

我有愁心似征雁,随君日日向南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合鲁易之鄞江送别图

欲去更还顾,依依恋所知。

今朝去京日,似子渡江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