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瑞卿

长忆扬州笑口开,扁舟何意子能来。

居然一别又三载,如此相逢能几回。

春色渐归千古树,雨晴犹有隔年梅。

归帆不泊无邠水,少驻东风领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常常想起扬州时你的笑容满面,没想到你竟乘小船而来。
我们竟然已经分别了三年,这样的重逢还能有几次呢?
春天的气息渐渐回归古老的树木,雨后晴天仍有去年的梅花盛开。
归来的船只没有停靠在邠水边,暂且让东风引领,共饮一杯吧。

注释

长忆:常常回忆。
扬州:地名,古代繁华的城市。
笑口开:笑容满面。
扁舟:小船。
何意:没想到。
子:你。
居然:竟然。
一别:分别。
三载:三年。
如此:这样。
相逢:重逢。
春色:春天的景色。
渐归:渐渐回归。
千古树:古老的树木。
雨晴:雨后晴天。
隔年梅:去年的梅花。
归帆:归来的船帆。
无邠水:没有停靠在邠水边。
少驻:暂且停留。
东风:春风。
领:引领。
一杯:一杯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廷瑞所作的《送朱瑞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朱瑞卿的深深怀念和重逢的喜悦。首句“长忆扬州笑口开”回忆了与朱瑞卿在扬州的美好时光,笑容满面的场景历历在目。次句“扁舟何意子能来”则惊喜于朱瑞卿的突然来访,流露出意外之喜。

“居然一别又三载”感叹时间飞逝,两人已有三年未见,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分别的长久。接下来的“如此相逢能几回”表达了诗人对今后相聚机会的珍视,认为这样的重逢实属难得。

“春色渐归千古树,雨晴犹有隔年梅”通过描绘春天景色的变化,寓言友谊如春色般永恒,即使分别多年,旧时的记忆和情感依然如隔年梅花般清新。最后一句“归帆不泊无邠水,少驻东风领一杯”,诗人希望朱瑞卿在离去前稍作停留,共饮一杯酒,表达了对友人的挽留之情和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深情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性夫赴召时李以端午采药后行

蜃沉海底气升霏,消得皇皇四牡驰。

此去玉堂成故事,未应金马待多时。

愿储救世三年艾,更采销兵万岁芝。

特报明时端不负,古今良相即良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族兄太初再游庐山

家山岂不好,更欲访庐君。

应意麋鹿友,其如鸿雁群。

江湖秋渺渺,道路雨纷纷。

岁晚成归否,高山有白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闻蛙

族处污池底,气张新雨馀。

交交还阁阁,疾疾更徐徐。

别制鼓吹曲,自吟蝌蚪书。

道人喧寂等,攲枕到华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院口写望

短艇摇摇对晚屏,推篷念远不胜情。

风前落木心犹壮,雨后归云气未平。

湖汊条条新筑塞,圩头处处薄收成。

道逢遗老头如雪,细听尊前说旧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