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八)

南登万丈峰,上有千尺桐。

高枝待凤鸟,下体奏南风。

寂寥在空谷,众木纷异同。

樵人轻斧斤,日事深山中。

但恐秋风落,共委荆棘丛。

嗟哉韶庭音,岂上炊爨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感遇(其八)》描绘了一幅高山奇景与隐逸情怀的画面。首句“南登万丈峰”展现了诗人登临高峰的壮志,接下来的“上有千尺桐”则点出了一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象征着高洁之士的品格。"高枝待凤鸟,下体奏南风",凤凰寓言贤德,南风则代表仁义,表达了诗人期待圣贤之才的降临和推行仁政的愿望。

"寂寥在空谷,众木纷异同",通过描绘空谷中的寂静和众木的不同形态,暗示了诗人身处孤独却坚守自我,与众不同的境况。"樵人轻斧斤,日事深山中",樵夫的出现与砍伐,暗喻世事变迁,而诗人却淡泊名利,甘于山林生活。

最后两句“但恐秋风落,共委荆棘丛”表达了对梧桐可能遭遇凋零命运的忧虑,寓意人才可能被埋没在乱世之中。"嗟哉韶庭音,岂上炊爨功"以感叹收尾,意指美好的音乐不应只为炊烟琐事而演奏,暗含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借景抒怀,寓言深刻,体现了邱云霄作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399)

邱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其九)

莫登城南楼,远望城南丘。

中有达人墓,兀兀临前流。

石兽皆无耳,斜径交坟头。

感慨问行人,姓名今不留。

此地应无主,千家散羊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感遇(其十)

入秋气沉冥,牛女今夕见。

为客抱孤清,因生恋乡县。

虫声起床头,流萤照当面。

岁候无停机,感此万物变。

微明启幽窗,仰见秋梁燕。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鳌峰

状元昔日读书处,野客深秋载酒晴。

草散岚烟江日落,林虚台榭石云生。

地连溟渤千峰尽,天薄东南一带横。

醉倚西风空怅古,寒鸦飞上越王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越王台

越王城外越王台,古木阴阴庙宇开。

地入中原西楚后,邦分百粤晚唐来。

无诸碑在空寥落,有恨江流去不回。

为问君王钓龙处,夕阳满地伴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