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感遇(其八)》描绘了一幅高山奇景与隐逸情怀的画面。首句“南登万丈峰”展现了诗人登临高峰的壮志,接下来的“上有千尺桐”则点出了一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象征着高洁之士的品格。"高枝待凤鸟,下体奏南风",凤凰寓言贤德,南风则代表仁义,表达了诗人期待圣贤之才的降临和推行仁政的愿望。
"寂寥在空谷,众木纷异同",通过描绘空谷中的寂静和众木的不同形态,暗示了诗人身处孤独却坚守自我,与众不同的境况。"樵人轻斧斤,日事深山中",樵夫的出现与砍伐,暗喻世事变迁,而诗人却淡泊名利,甘于山林生活。
最后两句“但恐秋风落,共委荆棘丛”表达了对梧桐可能遭遇凋零命运的忧虑,寓意人才可能被埋没在乱世之中。"嗟哉韶庭音,岂上炊爨功"以感叹收尾,意指美好的音乐不应只为炊烟琐事而演奏,暗含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借景抒怀,寓言深刻,体现了邱云霄作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