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喜张鲁生至同寻熨斗柄坐湖边竟日而还偶作

贪游不知止,足力疲屡试。

起晚日当午,偃曝聊自恣。

忽闻故人来,发我湖上意。

出门何翩翩,两足殊快利。

尝闻熨斗柄,颇怪此名异。

昔年过其下,髣髴已忘记。

今日天有风,湖山想奇致。

相与历西碛,山穷见湖势。

沿流正萦纡,抚石得小憩。

飞湍击噌吰,穹壁立赑屃。

洗出如削成,斗绝畏崩坠。

闪烁绚丹垩,剥落疑文字。

倾厓侧足过,阴壑缘藤缒。

燕矶与鼋渚,生平快游地。

遂儗兼胜概,恍惚理梦寐。

高歌遏水声,浩荡入胸次。

吾欲乘长风,悠然向天际。

惜哉多舟楫,使我不得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流芳在山中偶遇老友张鲁生,两人一同探寻名为“熨斗柄”的地方,最后在湖边度过了一整天的愉快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贪游不知止”,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热情,即使脚力疲惫也不愿停下脚步。接着,“起晚日当午,偃曝聊自恣”描述了他们在清晨出发,午后时分在阳光下休息的情景,悠闲自在。

“忽闻故人来,发我湖上意”则展现了意外惊喜,老友的到来激发了他们对湖边美景的向往。出门时的“翩翩”和“两足殊快利”则体现了他们内心的愉悦和行动的轻盈。

“熨斗柄”这一地点的探索,让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经历,感叹时间的流逝。“今日天有风,湖山想奇致”则表达了对当前美好景象的期待和欣赏。

“相与历西碛,山穷见湖势”、“沿流正萦纡,抚石得小憩”等句描绘了他们沿途的探险过程,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描述。

“飞湍击噌吰,穹壁立赑屃”、“洗出如削成,斗绝畏崩坠”等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沿途的壮丽景色,如瀑布的轰鸣、峭壁的险峻等。

“闪烁绚丹垩,剥落疑文字”则可能是对岩石表面纹理或自然痕迹的观察,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自然的奥秘。

“倾厓侧足过,阴壑缘藤缒”描述了他们在悬崖峭壁间行走的场景,以及利用藤蔓攀爬的过程,既展示了勇气,也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

“燕矶与鼋渚,生平快游地”提到了两个具体的地点,强调了它们作为他们过去快乐旅行的地点,增添了个人情感的色彩。

“遂儗兼胜概,恍惚理梦寐”表达了他们对这次旅程的满足感和对美好回忆的憧憬。

“高歌遏水声,浩荡入胸次”则展现了他们在自然美景中放声歌唱,情感激荡,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最后,“吾欲乘长风,悠然向天际。惜哉多舟楫,使我不得济”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自由飞翔,但受限于现实的约束,无法实现心中的愿望,流露出一丝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吴门舟中邂逅闲孟自白下归出予画卷索题时予方北上走笔见意

我昔燕中归,为君作小景。

题诗见予怀,遂儗息驰骋。

兹行复何为,相对徒耿耿。

人生出处间,一往贵勇猛。

愧予怀两端,疾走以避影。

见君风尘色,使我意逾冷。

青山与白云,开卷发深省。

终当果此期,无为叹萍梗。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闸河舟中戏效长庆体

济河五十闸,闸水不濡轨。

十里置一闸,蓄水如蓄髓。

一闸走一日,守闸如守鬼。

下水顾其前,上水还顾尾。

帆樯委若弃,篙橹静如死。

京路三千馀,日行十馀里。

迢迢春明门,何时得到彼。

长安远于日,斯言亦有以。

人生天地閒,所贵适志尔。

八极可横骛,风云属鞭弭。

胡为动羁栖,缩缩如行蚁。

舍彼广莫乡,守此涓滴水。

哀哉世间人,都为名利使。

缰锁一著身,事事不由已。

请君转头看,即此有妙理。

观彼名利人,皇皇赴朝市。

当其守闸时,静躁皆如此。

知其无奈何,安心勿妄儗。

岂无捷径路,车驰与马驶。

吾行宁倭迟,君子进以礼。

形式: 古风

宿东阿旧县同张宗晓张伯美小饮村西梨树下作

搴帷见山色,知是东阿路。

不忍驱车行,愿言得少住。

旧县好村落,下车日未暮。

青山绕村西,桃梨亦无数。

花光与山气,似喜轻阴护。

尝爱岑嘉州,花缺春山句。

何意风尘中,乃与赏心遇。

为我倾酒筒,婆娑此芳树。

辛苦十日馀,博此少时趣。

三杯洗颜色,陶然得吾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邹县道中

日出邹县东,风清峄山下。

沙路软于绵,驴蹄滑如泻。

花村一抹过,山势转欲罅。

澹荡客子心,劳歌从可罢。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