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夕和蒋颖叔

昨日之夕谁扣扉,大使遣人来索诗。

吟声一发巢乌飞,一夜清风摇木枝。

吟亦不住风不停,安知半夜风出城。

大使船上风霜清,更添南郭吟哦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昨日之夕和蒋颖叔》。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被使者邀请作诗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波动与自然界的相应变化。

首句“昨日之夕谁扣扉”,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事件的起因,仿佛在询问夜幕降临之时,是谁轻轻敲响了门扉,带来了作诗的邀约。接着,“大使遣人来索诗”点明了邀请者的身份与目的,暗示了某种权威或地位的象征。

“吟声一发巢乌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吟诵时的场景,声音如同触动了巢中鸟儿的敏感神经,使得它们纷纷飞离巢穴。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与感染力,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反应融入其中,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

“一夜清风摇木枝”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清风轻拂,木枝随之摇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一景象与前文的“吟声”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富有韵律感的画面。

“吟亦不住风不停,安知半夜风出城”两句,表达了诗人创作的持续性与自然界的动态平衡。即使诗人的吟诵未停,风也不曾停止,两者似乎在无声中达成了某种默契。这里暗含着对创作灵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思考,强调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存。

最后,“大使船上风霜清,更添南郭吟哦声”将视角转向了远方的大使船,暗示了诗人的作品可能将被更广泛的传播与欣赏。同时,通过“风霜清”与“吟哦声”的对比,既体现了环境的清冷与诗人的热情,又寓意了作品的深远影响与社会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自然界的互动,以及作品可能带来的社会反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寄崔尉

人閒多少无奈何,劝君收泪且酣歌。

不须载酒但相过,共君摧手踏青莎。

东皋閒日苦无多,南城应是合吟哦。

胸中有泪难消磨,惟予诗兴如风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张君河朔之行

尝闻此道春来迟,山中积雪埋狐狸。

黄河三月冰正合,朔风凛凛吹人衣。

吁嗟客路正寒苦,数千里外将何为。

答云此去非徒尔,有如羽翼投高枝。

主人之贤闻天下,出门舍此将安之。

嗟予赠此复何说,少年养取胸中奇。

古人之学不可废,丈夫之操不可移。

江淮之上亲且老,临行须约将归时。

边城吹角客心乱,此时应望东南飞。

形式: 古风

答范君锡汎汎爱花之句

汎汎爱花非爱一,范掾爱花如此密。

一从春色到人閒,每月弄花三十日。

第一花中爱牡丹,待与金钗共玉冠。

第二桃花及杏花,此花大抵颜色奢。

又爱墙头看海棠,乱点燕脂如急妆。

更无閒暇及芳草,却解回头觑绿杨。

其馀好花有何限,范掾看花眼头烂。

见花如见故人来,寻花太紧攀花慢。

洛阳城内骑马走,山阳城外坐监酒。

坐地爱花情更深,时时取酒为花斟。

谁知有此风流掾,诗情酒兴纷如霰。

好来闲伴老翁吟,老翁是物吟将遍。

海閒亦有蟠桃花,可能同发乘桴愿。

形式: 古风

赠倪敦复

北轩主人吴中清,所居才义皆有名。

曾在东皋压众宾,人皆阁笔诗已成。

其时于我最有情,如今相见情更深。

野人情义亦不轻,夜来枕上为公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