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图景。"西塞山边白鹭飞",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白鹭翱翔在山水之间,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鳜鱼肥美,暗示着渔猎的丰收季节,富有生活气息。
后两句转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诗人借玄真子(道教隐士)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诗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场纷扰的厌倦。"青箬笠,绿蓑衣",这是渔夫的传统装束,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渔夫生活的羡慕和理想化。
最后两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出在风雨中垂钓的闲适,诗人似乎并不急于回家,享受着这份与世无争的宁静。然而,"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又揭示出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也难逃世事的起伏不定,暗示人生的不易和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
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
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塞雁初来秋影寒。霜林风过叶声乾。
龙山落帽千年事,我对西风犹整冠。
兰委佩,菊堪餐。人情时事半悲欢。
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
闻说君家有翠娥。施朱施粉总嫌多。
背人语处藏珠履,觑得羞时整玉梭。
拖远岫,压横波。何时传酒更传歌。
为君写就黄庭了,不要山阴道士鹅。
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乾。
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时欢。
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