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

暖日蒸红,浓烟烘黛,又过一年春半。

鸾啼镜掩,桂老蟾孤,芳草为谁如剪。

何处燕子飞来,入幕穿帘,似曾相见。

问前朝王谢,风流安在,雪消冰泮。

还记得、翠幄笼花,琼阑搭柳,鸣佩响和清管。

圆光易缺,急景难追,回首梦迷天远,绿□青蘋是他、玉树亭台,金莲宫苑。

且高歌对酒,趁取韶华未晚。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过秦楼》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却又蕴含沧桑的画面。"暖日蒸红,浓烟烘黛",以暖阳映照下的红霞和袅袅炊烟烘托出春天的气息,而"又过一年春半"则暗示时光流转,春色易逝。接下来的"鸾啼镜掩,桂老蟾孤"借鸾鸟的叫声和月桂的老态,寓言人事变迁,孤独无依。

"芳草为谁如剪"以芳草自比,表达无人欣赏的落寞。"何处燕子飞来"引入生机,但"似曾相见"又透露出一种旧识重逢的微妙情感。词人接着怀想前朝繁华,"王谢风流"已不在,只剩下冰雪消融后的荒凉景象。

"还记得、翠幄笼花,琼阑搭柳"唤起昔日宫廷的繁华记忆,"鸣佩响和清管"更是生动描绘了昔日宫廷音乐的优雅。然而,"圆光易缺,急景难追"又揭示了世事无常,时光荏苒。词人感叹,那些美丽的亭台宫苑如今只剩回忆,"绿□青蘋是他、玉树亭台,金莲宫苑"。

最后,词人借酒浇愁,"且高歌对酒,趁取韶华未晚",表达了及时行乐,把握当下之意。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春日的美好,又有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词人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雨过山明,烟生川媚,佳人初把罗衫试。

玉骢嘶入柳阴中,濛濛淡日蒸花气。

帘幕低垂,阑干独倚,一池春浪鱼鳞起。

暮寒寂寞掩重门,怕人问道归期未。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隔浦莲

朱帘不捲昼雨,弱柳愁千缕。

事与孤鸿去,空相忆,同谁语。

云水迷翠羽,人何许,玉佩沉湘浦。

悄凝伫,春风到处,白蘋香满洲渚。

泪篁自老,目尽野田平楚。

未用天涯怅间阻,回顾,斜阳犹在高树。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生查子.惜花

东风为爱花,著意吹原野。

秾艳正堪怜,何忍轻吹谢。

闷损玉楼人,独立花枝下。

微睇欲双蛾,红泪和花洒。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江神子

春晴杨柳郁金丝,有黄鹂,在高枝。

正是佳人,无语倚阑时。

不理云鬟寻断梦,消瘦损,雪肤肌。

海棠飘玉燕交飞,草芳菲,水沦漪。

怕见轻蜂,小尾扑香归。

满镜容颜凭酒染,还惨淡,对斜晖。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