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之委和,今之蜕质。非化非生,复吾真宅。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而玄妙的视角,探讨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昔之委和,今之蜕质",意味着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变,如同物质的融合与分离,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变化。"非化非生,复吾真宅"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生成或消失,而是回归到本真的居所,即生命的原始状态或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真谛,强调了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不变的本质,体现了宋代理学中对宇宙和人生深刻哲思的追求。
不详
生计唯兹碗,般擎岂惮劳。
造虽从假合,成不自埏陶。
阮杓非同调,颜瓢庶共操。
朝盛负余米,暮贮藉残糟。
幸免墦间乞,终甘泽畔逃。
挑宜筇作杖,捧称葛为袍。
傥受桑间饷,何堪井上螬。
绰然真自许,嘑尔未应饕。
世久轻原宪,人方逐子敖。
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
犊鼻生涯一酒墟,当年嗤笑欲何如。
穷通不属儿曹意,自有真人爱子虚。
眼看飞雁手携鱼,似是当年绮季徒。
仰羡知几避缯缴,俯嗟贪饵失江湖。
人间感绪闻诗语,尘外高踪见画图。
三叹绘毫精写意,慕冥伤涸两踟蹰。
一春无事又成空,拥鼻微吟半醉中。
夹道桃花新过雨,马蹄无处避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