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客舍送友归天台

雁鸣沙漠风,秋入燕陵树。

客子衣裳单,宁不畏霜露。

驱车国东门,迢迢怀往路。

尺璧横道周,谁能一回顾。

登山豺虎雄,入海鲸鲵怒。

天台隔三江,丹霞夹玄雾。

黄精或可寻,胡麻庶当遇。

明时有遗佚,归哉保贞素。

我马病已久,东西厌驰骛。

逸驾如可攀,吾将执其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陈秀民的《燕京客舍送友归天台》描绘了一幅深秋边塞的离别场景。首句“雁鸣沙漠风”以雁鸣和沙漠风声渲染出辽阔而寂寥的环境,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遥远的旅途。接着,“秋入燕陵树”点明季节,寓含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感伤。

“客子衣裳单,宁不畏霜露”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衣裳单薄,面对霜露,流露出深深的担忧。随后,“驱车国东门,迢迢怀往路”写友人驾车离去,诗人遥望远方,思绪万千。

“尺璧横道周,谁能一回顾”运用典故,意指道路艰险,无人回头,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分别的不舍。接下来的四句通过比喻,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艰难险阻:山中豺虎出没,海上鲸鲵怒吼,天台被三江阻隔,丹霞与玄雾相夹,展现了旅途的凶险。

然而,诗人并未放弃希望,鼓励友人寻找黄精和胡麻这样的养生之物,期待在乱世中保持贞洁。最后两句,诗人自述马病已久,厌倦了奔波,但如果友人能有所成就,他愿意助其一臂之力,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又有对世事的感慨,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离别之情与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40)

陈秀民(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嘉兴人。博学善书。为武冈城步巡检,知常熟州。历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有《寄情稿)

  • 字:庶子
  • 籍贯:元温州

相关古诗词

题王长史所画天平龙门图

月黑山鬼号,苍龙斗折角。

仙人一掌擎,不令堕深壑。

秋高势崚层,日暮气惨错。

阑干冰柱悬,凌乱雪花落。

路狭仅通人,峰寒不栖鹤。

王侯天机峻,跻攀故盘礴。

写作龙门图,奇气低五岳。

神鱼息天池,有待风雷作。

形式: 古风

壬午九月九日与郭希仲纪叔维马希远饮周景文晚香堂上纪画墨菊马鼓琴既而各赋一首

去年登堂三月三,主人置酒浇春衫。

今年登堂九月九,堂上主人复多酒。

马生弹琴纪生画,郭子题诗美如炙。

四明狂客醉欲倒,菊花插帽秋光好。

百年节序能几逢,人生会合何其少。

人生会少将奈何,为君起舞为君歌。

歌残酒尽更须酌,莫待他年白发多。

形式: 古风

题幻住庵中峰和尚莲池野亭小像

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

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

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

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

形式: 古风

送远曲

谁令车有轮,去年载客西入秦。

谁令马有蹄,今年载客过辽西。

车轮双,马蹄四,念君独行无近侍。

妇人由来不下堂,侧身西望涕沾裳。

恨不化为双玉珰,终日和鸣在君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