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三首(其二)

随风飘泊转霏微,似雪轻盈妒落晖。

倦蝶欲凭香梦杳,游丝空逐断魂飞。

化萍雨后鱼鳞细,糁径苔前燕嘴肥。

最是伤心三月暮,长途客泪共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明臣的《杨花三首(其二)》描绘了春天杨花飘落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首句“随风飘泊转霏微”形象地写出杨花在风中轻盈翻飞,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如同雪花般难以捉摸。"似雪轻盈妒落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比喻,杨花的洁白与夕阳的余晖相映成趣,似乎在嫉妒那即将消逝的美景。

接下来,“倦蝶欲凭香梦杳”借蝴蝶的疲惫和梦境消失,暗示了杨花的孤独与无依,仿佛连蝴蝶也因追寻香气而迷失。"游丝空逐断魂飞"则通过飘荡的蛛丝,寓言杨花的灵魂在空中飘荡,显得更加凄凉。“化萍雨后鱼鳞细”描绘了雨后水面杨花如鱼鳞般的细碎,而“糁径苔前燕嘴肥”则写出了杨花落在小径和苔藓上的景象,暗示春去夏来的季节更替。

最后两句“最是伤心三月暮,长途客泪共沾衣”,直抒胸臆,表达了在暮春时节,远离家乡的旅人看到杨花纷飞,不禁触景生情,泪水与杨花一同沾湿衣裳,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收录诗词(281)

沈明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花三首(其三)

废苑荒城古道边,轻如野鸟渺如烟。

无风亦自漫空转,有月应须斗露妍。

谢女繇来空咏雪,少陵何事却憎绵。

飘飘欲托人间世,其奈东皇不受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夕梦中得句醒而足之

无端秋思枕前滋,梦落青溪白石祠。

去路似从桃叶渡,和歌多是《竹枝词》。

藓碑字蚀无人读,废井铭存有客知。

幽事最多难记得,绿波深处美人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过钱子愚园中用壁间韵

重来却怪旧游稀,绿满郊原杏子肥。

翠幄晴骄微雨色,青溪阴借夕阳辉。

花藏数蝶惊人散,燕领双雏傍客归。

一夜乡心生白发,越王台下杜鹃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江上

林间江上绝风尘,自向支离笑此身。

坐石任他苍藓涴,闭门只许白云邻。

一枝秋色聊当座,万里青山不寄人。

管领沧洲閒日月,杖藜高过小乌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