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

竺法初从西土来,黄冠掎角力相排。

当时道教灰飞尽,贝叶真经安在哉。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白马寺》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对白马寺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

首句“竺法初从西土来”,开篇即点明了白马寺与佛教文化的渊源。竺法,指的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印度僧人竺法兰,他将佛教文化带入中国,白马寺正是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而建。此处以“西土”代指印度,形象地描绘了佛教文化自西方传入中国的历程。

次句“黄冠掎角力相排”,“黄冠”在这里特指道士,暗示道教在中国的盛行。这一句通过“掎角力相排”的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佛教与道教两大宗教文化在中原大地上的激烈竞争与相互影响的场景。

接着,“当时道教灰飞尽”一句,以“灰飞尽”夸张地形容了道教在某一历史阶段的衰落或被压制,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佛教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地位与影响力。

最后,“贝叶真经安在哉”一句,以“贝叶真经”代指佛教经典,表达了对佛教文化传承与存续的深沉思考。贝叶是古代用于书写佛经的材料,这里借以强调佛教经典的珍贵与重要性,同时也隐含着对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可能遭遇的挑战与变故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佛教与道教在白马寺这一特定地点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传承,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以及对传统文化存续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87)

王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宗州帅守厅事东偏有燕寝之所壁画四皓戏一诗嘲之以

偃蹇商山四秃翁,龙飞蛇断笑谈中。

出为羽翼成何事,输与留侯万世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朝服迎诏马上偶成

走遍人閒为口忙,人閒无路不羊肠。

东风叵耐相欺得,吹尽朝衣两袖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儿子以诗酒送文伯起既而复继三诗予喜其用韵颇工为和五首(其一)

山肩吾子类贾岛,火色我侬输马周。

但得把螯同一醉,绝胜侧目避监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儿子以诗酒送文伯起既而复继三诗予喜其用韵颇工为和五首(其二)

逢人不肯下颜色,砥柱屹然羞比周。

能诗怪有墨君僻,一派元出文湖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