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上之回䄠灵畤,神心愉祚皇祉。

上之回定诸国,西南辑震东北。

上之回乐孔博,游昆田历鸣泽。

上之回乐无射,年万亿长无极。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的《上之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帝王巡行天下的壮丽景象,以及对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美好祝愿。

首句“上之回䄠灵畤,神心愉祚皇祉”,以“上之回”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帝王巡行天下的场景,同时通过“灵畤”、“神心”、“皇祉”等词语,表达了对帝王德行与国家福祉的崇敬与赞美。

接着,“上之回定诸国,西南辑震东北”,进一步展现了帝王巡行时的威严与力量,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通过“西南辑震东北”的描述,既体现了地理上的广阔与复杂,也暗含了对四方安定的祈愿。

“上之回乐孔博,游昆田历鸣泽”,描绘了帝王巡行途中的音乐与自然景观,乐声悠扬,游历名山大川,既展现了帝王的豪迈气概,也寄托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上之回乐无射,年万亿长无极”,表达了对帝王长寿与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乐声悠远,寓意着帝王的统治如同乐曲一般绵延不绝,国家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帝王巡行的描绘,展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与深邃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社会和谐以及帝王圣明的崇高颂扬。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煌煌京洛行

猗猗椅桐,斤斯斧斯。人之维良,胡俾遗之。

岂弟君子,人之是谷。君子不弘,人之无禄。

絺绤在冬,子曰有衣。终朝不馈,子曰罔饥。

此之仡仡,子曰不力。彼之揭揭,子曰不直。

有菅有蒯,女子采之。九九之术,齐君礼之。

室周让御,简子是取。臧文之贤,讥于孔父。

吁嗟士人,生之穷兮。我思古人,惟周公兮。

形式: 乐府曲辞

黄鹄篇

飞飞者鹄,于彼苍天。大风阻斯,羽沉于渊。

有松有柏,其枝嶟嶟。雨雪迨斯,化为枯薪。

烈烈冬日,萧萧北风。虽有神龙,宛彼地中。

天命有假,人谋有仍。嗟哉士人,曰予无能。

舟利于川,弗利于陆。君子于行,维颠之速。

相彼哲人,爰得我匹。且以啸歌,且以永日。

形式: 乐府曲辞

临高台

临高台,下有万丈之洪波,群山沓蹙茀郁乎其隈。

疾风起兮南北陂,池沸渭而成雷。

时却顾以自失,心憯懔其伤怀。

北望深林,丛生崔嵬。

柯条纠而旋互荣,采駮荦乎岩崖。

众鸟哀鸣聒日夜,猛兽垂啄旋踵而徘徊。

嗟君无万斛之泪,胡来乎此地,一来此地何由回。

形式: 乐府曲辞

鸡鸣篇

鸡初鸣日东御,月徘徊招摇下。

鸡再鸣日上驰,登蓬莱辟九闱。

鸡三鸣东方旦,六龙出五色烂。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