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
琼枝曲不折,云片晴犹下。
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
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开篇"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以"晶晶"二字形容瀑布之晶莹剔透,"掷岩端"则表现出水流奔腾、直冲霄汉之势,"洁光如可把"更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动人。接下来"琼枝曲不折,云片晴犹下"中,"琼枝"指的是形状美丽的树枝,它在风中摇曳却不致折断,显示出一种柔韧与坚毅;而"云片"则是天空中漂浮的云朵,即便是在晴朗之日,也仍旧悬挂不去,为画面增添了层次感。
第三句"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进一步强化了自然景观的音响效果。"石坚"表明岩石坚硬无比,而与水流相激发出的"清响"则是耳目一新的享受;"叶动承馀洒"中,"叶动"指的是微风中摇曳的树叶,它们似乎在轻轻地接受着天空中洒落下来的露珠或雨滴。
最后两句"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则是一个时间转换和视角切换。诗人由白昼之景转而忆及夜间,当"明月"高悬之际,那瀑布如同天上银河倾泻,壮丽非常。这不仅是一种想象力的展现,也是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夸张。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运用多个层面上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同时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
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
潜去不见迹,清音常满听。
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
迥破林烟出,俯窥石潭空。
波摇杏梁日,松韵碧窗风。
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
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
溅溅漱幽石,注入团圆处。
有如常满杯,承彼清夜露。
岩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
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
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
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
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