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行过北平登孤竹堂望夷齐庙有感

孤竹何崔巍,两裔高千古。

仰止梦魂间,有怀常欲吐。

安得陟山巅,瓣香头一俯。

告我希圣心,难济苍生苦。

凛凛对简书,汗下浑如雨。

此行负朝廷,愆尤何日补。

遥望乞神灵,相助驱豺虎。

滦水自无波,澄清在畿辅。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魏象枢的《巡行过北平登孤竹堂望夷齐庙有感》描绘了诗人对孤竹山的崇敬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首句“孤竹何崔巍”以孤竹山的雄伟形象开篇,象征着古代贤人夷齐的高尚节操。诗人仰慕他们的精神,渴望能亲自登山顶,表达对圣贤的敬仰和对济世救民理想的追求。

然而,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直接解决百姓的苦难,“告我希圣心,难济苍生苦”,表达了他对自身能力的反思和无奈。面对朝廷的重任,他深感责任重大,以至于“凛凛对简书,汗下浑如雨”,显示出内心的紧张和责任感。

诗中还流露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自己未能尽职的愧疚,“此行负朝廷,愆尤何日补”,表达了对可能犯下的错误的自责。最后,诗人向神灵祈求帮助,希望消除邪恶势力,“遥望乞神灵,相助驱豺虎”,体现出对正义力量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又有对现实问题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收录诗词(11)

魏象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剥榆歌

黄沙日暮榆关路,烟火尽绝泥寒户。

路旁老翁携稚儿,手持短铁剥榆树。

我问剥榆何所为,老翁倚马哽咽悲。

去岁死蝗前死寇,数十村落无孑遗。

苍苍不恤侬衰老,独留余生伴荒草。

三日两日乏再饘,不剥榆皮那能饱。

榆皮疗我饥,那惜榆无衣。

我腹纵不果,宁教我儿肥。

嗟呼此榆赡我父若子,日食其皮皮有几。

今朝有榆且剥榆,榆尽同来树下死。

老翁说罢我心摧,回视君门真万里。

形式: 古风

赠乔文衣

数年惊宦海,无日不高吟。

冰雪幽人气,琴书侠士心。

世情添白发,交谊冷黄金。

留客坐山月,床头话古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哭魏昭华先生

昔年乍去身犹健,昨夜空伤万里魂。

海上鳄鱼骄白日,庭前鵩鸟下黄昏。

遗书暗洒孤臣血,垂死仍衔故国恩。

最是圣朝容直谏,许君骸骨葬平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李恒岳妻兄自蔚来访喜而赠之

握手东庄一载余,劳君远过旅人居。

晚年难得同心侣,夜话如看太古书。

顾我廉名承义重,于今言路报恩疏。

祇应早晚归休去,莫累高贤更拮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