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逊斋招集同人赏可亭牡丹先过令兄乐窠斋头看雪毬席上予诵高武部宫山赋林太常茧庵宅牡丹诗即用其韵同人相率和之(其三)

可亭饶木石,落落水云流。

大有洛阳胜,兼为道北游。

清吟成白雪,吾道在沧洲。

花萼方争秀,连枝共唱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董逊斋邀请众人一同前往可亭欣赏牡丹的情景,同时穿插了对洛阳美景的怀念以及对道北的游历。诗人以“可亭”为中心,通过“木石”、“水云流”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其中,“大有洛阳胜,兼为道北游”一句,表达了对洛阳美景的向往与对道北游历的满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清吟成白雪,吾道在沧洲”则展现了诗人在清雅环境中吟诗作赋的情景,将个人的道德情操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寓意着诗人坚守内心道德准则,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最后,“花萼方争秀,连枝共唱酬”描绘了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间的友情深厚,共同分享着这份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高尚情操的坚守,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董逊斋招集同人赏可亭牡丹先过令兄乐窠斋头看雪毬席上予诵高武部宫山赋林太常茧庵宅牡丹诗即用其韵同人相率和之(其四)

十日春将去,斗杓不复东。

淋漓杜鹃两,泛滥菜花风。

前辈忽焉没,吾侪谁与同。

夺标惊健手,妒杀白头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古井叹为程尚书配金夫人作

尚书大儒子,不死非所期。

尚书且不死,而反得之妻。

妻挈女俱死,古井生香泥。

长虹夜半覆古井,光与余阙李黼祠堂齐。

吁嗟乎尚书不死非所期。

尚书究竟死,东市发叹噫。

失身早不决,应悔负扊扅。

国史既舛谬,地志复漏遗,我歌古井神凄迷。

形式: 古风

晦木先生集藏半浦郑氏予欲录其诗入甬上寓公集而求之书阁未得雨窗寂坐大觉无赖率赋长句索主人和之

鹧鸪山人金石心,鹧鸪山人冰檗吟。

九十年前甬江上,曾顾日影弹清琴。

广陵散幸不终绝,残喘踉跄虎口寻。

忧患以来饶著述,三易六书何森森。

化安哀瀑存声响,犹疑剑出重泉深。

妄人之口不足信,附会谬语诬旷林。

谁言奇哥行不得,我应一洗萁豆音。

朅来江村索遗集,二老阁前寒芒临。

白云千重封四库,但闻骤雨声淫淫。

登楼乂手空咄咄,书带萧寥苦雾侵。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宣城邛在大师以亡国后来姚江披缁予求其蛰茶经十年未得施檗斋令姚江因属其访之

竹桥老浮屠,系出姑山胄。

耕岩佳子弟,裘冶良不疚。

生天义熙前,成佛咸淳后。

哀音和鹧鸪,双双称诗瘦。

时或过吾乡,九老相解后。

亦或驻宝峰,一曲清商奏。

沈埋六十年,旧井荒泥厚。

料得九地中,尚作老蛟吼。

尔家尊先公,宛雅搜罗旧。

尔今有续编,即以当肯搆。

愿言亟旁求,用补谷音漏。

东睇白龙堆,离离蔓草茂。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