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十二)

清静真空理,不无解者难。

纵横依见性,廓落智中观。

坦荡归仁德,辛勤久远看。

勿教为逆顺,平地入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清静的真理如同真空,没有不能理解的奥秘。
纵横交错的事物都遵循本性,广阔的心智中洞察一切。
坦荡地追求仁德,长久的努力终有回报。
不要让事物变得悖逆或顺从,要像在平地上稳步上升,直达云霄。

注释

清静:形容心境空灵、平静。
真空:指事物的本质或真理的纯粹状态。
解者:理解的人。
纵横:横竖、全面。
见性:显现本性。
廓落:开阔、广大。
智中观:智慧中的洞察。
仁德:仁爱与道德。
辛勤:勤劳刻苦。
逆顺:悖逆和顺从。
平地:比喻初始阶段或平常情况。
云端:比喻高远的目标或成就。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逍遥咏》之十二,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之手。诗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境界的独到感悟。

"清静真空理,不无解者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追求宁静、清净和超然物外的一种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了要达到这种精神层次并非易事,需要有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纵横依见性,廓落智中观。"

这里“纵横”暗指天地万物无所不在的广大,而“依见性”则是指通过对宇宙万象的观察来体会自身本性。“廓落智中观”则表达了诗人运用智慧从容观照内心世界的过程。

"坦荡归仁德,辛勤久远看。"

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仁德”的追求与回归。在这里,“坦荡”意味着胸怀宽广,而“辛勤久远看”则表明了这种品质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努力。

"勿教为逆顺,平地入云端。"

最后两句诗意在于告诫人们不要被世俗的顺逆所迷惑,而是应该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升至高远的精神境界,如同“平地”直接通往“云端”。

总体而言,这首诗探讨了个人修养与精神世界的构建,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和智慧,以及回归仁德本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二十)

因缘业障遇真稀,黄帝乘龙岂是非。

达识尚凝常恍惚,愚蒙学解故相违。

华池秘密人天授,神室光扬日月辉。

智者无言皆口嘿,敢将容易论玄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缘识(其四十五)

四叙相迁亦可观,斜扉半掩半攲关。

诗吟海岳皆空尽,扇觉秋凉渐放闲。

树影临窗迷远思,渴禽恋水复飞还。

旋教摘果瞑心话,叶木苍苍天地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缘识(其四)

当看浮生业,朝观暮亦悲。

笑迎先溟目,恶至聚愁眉。

正直回斜曲,冤逢不用推。

小人心似兽,君子定无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缘识(其三十)

爱老及怜贫,逢迎善者亲。

道高明似日,民有几般人。

盛暑观蚊蚋,窊鱼探海津。

闲忙皆自得,冬去后知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