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其二)

画桥烟重柳垂垂,露湿衣裳透始知。

丹桂花香墙畔起,水荭枝影席间移。

思量究竟都如梦,恋著休閒煞不痴。

夜半江潮声正熟,归来才是欲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烟雾笼罩的画桥边,柳树低垂,露水打湿了衣裳才感觉到。
丹桂的香气从墙边飘来,水荭的枝叶在宴席间移动。
细细思考,一切仿佛梦境,对休闲的眷恋太过痴迷。
深夜的江潮声渐入梦乡,此刻回家正是想入睡的时候。

注释

画桥:带有画饰的桥。
烟重:烟雾浓厚。
柳垂垂:柳树低垂的样子。
露湿:被露水打湿。
透始知:开始感觉到湿透。
丹桂花香:丹桂的香气。
墙畔起:从墙边升起。
水荭枝影:水荭的枝叶倒影。
席间移:在宴席间移动。
思量:深思。
究竟:到底。
都如梦:都像梦一样。
恋著:沉溺于。
休閒:休闲。
煞不痴:非常痴迷。
夜半:半夜。
江潮声:江水的潮汐声。
正熟:正浓烈。
归来:回家。
欲眠时:想要睡觉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迷人的夜景图。"画桥烟重柳垂垂,露湿衣裳透始知"两句通过对月色与露水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清凉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漫步于画桥之上,感受着柳枝轻柔地垂挂,衣裳因露水而湿润,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

"丹桂花香墙畔起,水荭枝影席间移"这两句则将画面转向室内,通过桂花的香气和荭枝投射在席上的影子,再现了诗人室内的情境。这里的"丹桂花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以及一种高洁、清雅的情怀。

"思量究竟都如梦,恋著休閒煞不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心境。"思量"意味着深思熟虑,但最终一切都像梦一场,这种认识让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闲适时光,不为世俗所扰,保持一颗不染尘埃的心。

最后两句"夜半江潮声正熟,归来才是欲眠时"则描绘了诗人在深夜回归的场景。江潮声在夜半达到最为浓烈,这种声音恍如梦境中的呼唤,让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深邃。同时,"归来才是欲眠时"也表明诗人对于这宁静夜晚的珍视,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睡眠充满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其一)

倚栏看月兴难平,载酒还须入涧行。

竹顶有时翻鹊翅,草根随处闹虫声。

城中岂是无人赏,船里何曾卧地撑。

游遍一池心未足,乱荷丛底听三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武子韵

宇内张夫子,诗如孟浩然。

安心从太末,借屋近平泉。

眼里弹冠手,生来种芋田。相投忽离席,佳月恋?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王耘之

白汗翻浆九市人,清风谁似此论心。

壮游淮上官声起,重会都城句法深。

久矣求才胶柱瑟,老来逢事不徽琴。

漫湖又见香荷发,煮饼须同近寺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王耘之秋兴二首(其二)

多士宁王室,中宸梦傅岩。

如何两京客,犹挂五湖帆。

落落云松节,飘飘霜叶杉。

深藏草檄手,端欲取殽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