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疏归来事可叹,岭头谁为筑星坛。
先生不食炎刘禄,自拾松花当晚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山林的士人,在岭头上建造了一个名为“星坛”的地方。诗中表达了对当世乱象和功名利禄无动于衷的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上疏归来事可叹",这里的“上疏”指的是上书给皇帝,而“归来事可叹”,则表明诗人对于仕途和世俗功名利禄的失望和叹息。岭头谁为筑星坛,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以及他在山中建造一个象征精神寄托的地方——“梅仙坛”。
"先生不食炎刘禄",这里的“炎刘”指的是汉朝末年的权臣刘焉和刘表,他们代表了世俗的功名利禄,而诗人拒绝这些,是因为他有更高的追求。"自拾松花当晚餐"则是对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生活状态的一种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和清贫自乐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隐居生活,抒写了出世的思想和对纯粹精神世界的向往,是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矛盾的一种表达。
不详
城阴零落豫章台,平地晴沙捲雪来。
欲访邻翁问尘迹,小园荒径长莓苔。
晴日游丝拂画栏,酒帘轻飏碧云端。
春风蝴蝶知何处,愁切江南曲已残。
听月楼高接泰清,楼高听月最分明。
转空轧軏冰轮响,捣药叮当玉杵鸣。
乐奏广寒音细细,斧侵丹桂韵丁丁。
更须一派天风起,吹下嫦娥笑语声。
位列三台贵,旌旄障雨深。
仁廉两个字,忠孝一生心。
出省轻侯印,归宁问俸金。
携家半窗月,撑转古榕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