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晚渡图

柰榆株栎枫樗村,古台半隐溪林根。

短桥细路入幽径,断无人屋谁乡枌。

远山微云出木杪,白沙丹叶随洲痕。

岸莎时方蘸净潦,天霜气欲浮黄昏。

一舟横冲破秋色,中有坐止知奚云。

应言去早失归晚,夕阳下掷潜无曛。

巾衣各振离舸散,到家定未关柴门。

吴越小景重摸索,江湘雅致费讨论。

岂无片壑可与共,渔樵逸乐同鸡豚。

彼翁欣还倚杖屦,谁能无酒妻儿温。

我生只为书儋误,披卷坐对真消魂。

黄金郿坞不若此,浣花书屋翻能存。

还君图卷百感叹,武陵溪上难寻源。

不能忘者旧山麓,春日起处思闻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题秋江晚渡图》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江边渡口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柰榆株栎枫樗村”以“柰”字开篇,引出一片生长着多种树木的村落景象,为整个画面奠定了自然的基调。接着,“古台半隐溪林根”描绘了古朴的台阁在溪流与林木之间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短桥细路入幽径”则引入一条通往深处的小径,暗示着探索与发现的可能。而“断无人屋谁乡枌”一句,虽略显孤独,却也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远山微云出木杪,白沙丹叶随洲痕”将视线拉远,远山与微云、白沙与红叶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随后,“岸莎时方蘸净潦,天霜气欲浮黄昏”则将视角转回岸边,描绘了秋日黄昏特有的景象,霜气与落日相映成趣。

“一舟横冲破秋色,中有坐止知奚云”描绘了渡船横渡江面的场景,打破了宁静,又似乎融入了自然之中,给人一种既惊又喜的感受。接下来,“应言去早失归晚,夕阳下掷潜无曛”通过想象中的舟中人,表达了时间流逝与归途的思考。

“巾衣各振离舸散,到家定未关柴门”描绘了舟中人离别与归家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最后,“吴越小景重摸索,江湘雅致费讨论”则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探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不仅展现了秋江晚渡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思考。通过“黄金郿坞不若此,浣花书屋翻能存”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珍视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结尾“还君图卷百感叹,武陵溪上难寻源”则表达了对画作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难以追寻的无奈,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收录诗词(40)

揭祐民(元)

成就

作品:《盱里子集》。

经历

性伉直。泰定帝时为邵武经历,有能声。好游。尝北至燕赵,东抵辽。遇故都遗迹,必徘徊悲歌而去。

  • 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
  • 籍贯:广昌

相关古诗词

兴胜寺歌

青齐门,北邙山。累累复累累,何丹能大还。

使人堕清泪,使人彫朱穆。

穆公以人从穴中,田横有士穿冢间。

虽能就义死伤勇,空令后世悲潺湲。

燕昭筑宫辟贤路,声名未终身谩故。

今人欲吊望诸君,惟有黄埃黯墟墓。

我今有泪,不到黄泉。兴胜之歌,悲不可言。

形式: 古风

柳林词四首(其一)

御柳摆绿春风前,帝策飞龙举玉鞭。

大蒐道合三千年,兽之所同三矢捐,后车载者当谁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柳林词四首(其二)

虞人得意勤张罗,四入驺囿兽靡他。

雪鹰腾击认鹏过,下掠雁鹜空鴐鹅,圣皇祝网仁心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柳林词四首(其三)

穹林熊豕驱若驯,五豝一发方肥春。

封狐狡兔不足论,麝香女麋当美珍,偶获慎勿伤麒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