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至使北

朔雪如沙万里程,幽阴戴斗正严凝。

终军何必功横草,沈尹无烦夕饮冰。

茗粥迩来誇湩酪,毡裘仍自愧绵缯。

岁寒拜日穹庐外,想见东南瑞气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严冬的壮丽景色与独特的风俗,同时蕴含着深沉的历史与文化意蕴。

首联“朔雪如沙万里程,幽阴戴斗正严凝”,以“朔雪”、“万里程”、“幽阴戴斗”描绘出北方冬季的辽阔与寒冷,用“严凝”一词点明了环境的严峻。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雪比作沙,形象地展现了雪之广袤与厚重,同时也暗示了北方的遥远与荒凉。

颔联“终军何必功横草,沈尹无烦夕饮冰”,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终军是汉代著名的将领,此处用“功横草”形容其英勇;沈尹是楚国的将军,用“夕饮冰”形容其坚韧不拔。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人的勇气与毅力在面对艰难环境时的重要性,并非一定要依靠外在的物质条件或特殊能力。

颈联“茗粥迩来誇湩酪,毡裘仍自愧绵缯”,转而描述了北方人民的生活方式。茗粥指的是茶粥,湩酪是奶制品,毡裘是毛皮制品,绵缯则是丝织品。这一联通过比较,突出了北方民族以畜牧为主的生活习惯,以及他们对南方丝绸文化的向往与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尾联“岁寒拜日穹庐外,想见东南瑞气升”,以“岁寒”象征时间的考验,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向太阳祈福,希望迎来丰收与吉祥。这里的“东南瑞气升”既是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也是对南方温暖与繁荣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北方严冬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繁荣与文化交融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北方冬季的自然景观和生活习俗,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早春郊外

满城尘土无穷极,出郭风烟顿扫除。

春浅暗泉流脉脉,日长归雁影疏疏。

强将拙计仍谋野,等复劳生愧荷锄。

安得面山临水地,种花移竹一茅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杨次公秘丞

莫将阳九归时数,自为乾封致吉祥。

必若中兴待云汉,枉教流议及桑羊。

相望冠盖交驰传,躬作牺牲属奉常。

肤寸崇朝看变化,吾农从此万斯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酬潘及甫同年秘丞

困学那知三代英,定交良愧十年兄。

断鸿陈迹悲朝露,乔木孤飞念友生。

樽酒相逢开口笑,风波远别使人惊。

海边春色青青柳,泪落阳关最后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省宿

开旦文书整日劳,漏传门掩谢诸曹。

小庭待月久不下,乔木降风空自高。

旧学荒芜多梦寐,微官补益抵分毫。

秋来鬓发看成雪,不似潘生始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