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汝学之雷州省伯

四月闽南梅雨凉,荔枝花开满树香。

青门酌酒送行客,极浦扬帆辞故乡。

君家从父从戎久,海外书回惊白首。

离筵正值落花初,客路仍逢归雁后。

知君所重在连枝,触热投荒应不辞。

少年意气有如此,世上悠悠那得知。

雷阳咫尺沧溟近,戍卒相逢问乡信。

蛟室风来白浪腥,龙渊日落青天尽。

嗟予有侄亦离居,万里炎荒久荷殳。

天涯亭上应相见,为报平安尺素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林鸿的《送林汝学之雷州省伯》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联“四月闽南梅雨凉,荔枝花开满树香”以四月的闽南为背景,梅雨季节的凉爽与荔枝花的香气交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荔枝花的盛开不仅象征着生机与美好,也暗含离别的哀愁。

颔联“青门酌酒送行客,极浦扬帆辞故乡”进一步深化了送别的主题。青门是古代长安城的东门,这里借指送别之地。诗人与友人在青门设宴,以酒相送,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极浦则是遥远的水边,友人乘船远去,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视野尽头,象征着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颈联“君家从父从戎久,海外书回惊白首”转而描写友人家中情况,友人长期在外从军,家中亲人可能已年迈,一封从海外寄来的书信让家中长辈惊喜之余,也难免感慨岁月流逝,白发苍苍。

尾联“离筵正值落花初,客路仍逢归雁后”再次点题,离别宴上正值花期初开,而友人旅途上却可能遇到归雁,这一对比更显离别的孤独与凄凉。

接下来的诗句“知君所重在连枝,触热投荒应不辞”表达了对友人坚韧意志的赞美,即使面对炎热与荒凉的环境,也愿意为了亲情与责任前往远方。

“少年意气有如此,世上悠悠那得知”则感叹世人的不解,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深情与勇气。

最后两联“雷阳咫尺沧溟近,戍卒相逢问乡信”和“蛟室风来白浪腥,龙渊日落青天尽”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雷州地区景象,雷阳虽近,但大海辽阔,戍卒间传递乡信,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

“嗟予有侄亦离居,万里炎荒久荷殳”诗人自述,也有亲人远离家乡,身处炎荒,手持兵器,同样饱受离别之苦。

“天涯亭上应相见,为报平安尺素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期待,以及通过书信传达平安消息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亲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离合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亲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孝廉之京

神如玉壶初荐冰,气如太阿新发硎。

羡君早年即登第,许君壮节终成名。

十年濩落栖衡宇,敛翅回翔待高翥。

知己文章举孝廉,治安有策干明主。

以兹掷笔翻然起,祖道车骖若流水。

客路遥侵朔雁前,乡情却望江天里。

客路乡情两地分,征帆落叶共纷纷。

君登要路天门去,我向秋山卧白云。

形式: 古风

赋得芭蕉雨

野人独宿祇树林,大千飞雨秋阴阴。

悬灯照影不成寐,飒飒萧萧窗外音。

初焉汹涌海涛急,又若飞泉泻苍壁。

云山夜静木客吟,水乡秋冷鲛人泣。

宫非宫,霜天气肃鸣丰钟。

商非商,秋风落叶随飞扬。

角非角,簌簌江城古梅落。

徵音羽音是耶非,嘈嘈切切鸣天机。

碎若珠玑落寒玉,清如素指调金徽。

蹇予平素耽禅说,欲悟音闻犹未彻。

由来大听本希声,不信雷轰平地裂。

今夕微吟挂月楼,明朝骑马粤王州。

声残响绝无所见,惟见芭蕉一叶秋。

形式: 古风

送秦山人归天台

天台山人薜萝衣,别予东将海上归。

心如月塞征鸿远,兴逐秋城落叶飞。

人间万事归来好,脱屣侯门迹如扫。

楼外孤霞映赤城,窗前片月生沧岛。

飞佩须过雁荡峰,系舟先听若耶钟。

丹光夜绕三珠树,鹤影秋归五粒松。

执手河桥酒半醒,小山别后桂青青。

愿祈海上烟霞秘,长保尘中犬马龄。

形式: 古风

初秋送友人之冶城赋得把字

行人饮马秋城下,鲁酒千钟为君把。

离亭正值雁惊寒,候馆仍逢雨侵夜。

嗟予十年恒壮游,登高吊远无所忧。

襟期脱略向知己,生事萧条随野鸥。

南宫作吏归来久,富贵浮云我何有。

三品宁论小隐资,百壶且醉平生酒。

露岛烟汀岊水濆,风帆桂棹坐离分。

题诗为寄渔樵友,惜别还看鸿雁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