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岩

广室内嵌空,层峰外巍嵬。

仰视骇悬石,俯践愁滑苔。

古窦风肃肃,阴涧泉洄洄。

飞梁跨其间,上可陈尊罍。

爱凉复畏湿,当暑重裘来。

名岩者谁欤,兄固弟子开。

忆昔建中初,国论几一回。

惜也祖荆舒,卒为清议排。

至今出牧地,姓字留苍崖。

踌躇增叹慨,日入禽声哀。

形式: 古风

翻译

宽敞的室内隐藏着空洞,层层山峰之外高大耸立。
抬头看到令人惊骇的悬石,低头踏过让人忧虑的湿滑青苔。
古老的洞穴风声萧瑟,幽深的涧泉回荡潺潺。
飞桥横跨其中,上面可以摆放酒杯和祭器。
喜爱清凉又怕潮湿,即使在炎热时节也要穿着厚衣。
这是谁的名岩呢?兄长本是弟子开凿而成。
回忆起建中初年,国家的讨论曾多次激烈。
可惜的是,祖先荆舒最终被清议排斥。
直到今日,他的名字仍留在那片牧地的峭壁上。
我徘徊感叹,日落时分鸟鸣声显得格外悲哀。

注释

广室:宽敞的室内。
嵌空:隐藏空洞。
层峰:层层山峰。
骇悬石:令人惊骇的悬石。
滑苔:湿滑的青苔。
古窦:古老的洞穴。
肃肃:风声萧瑟。
阴涧:幽深的涧泉。
飞梁:飞桥。
陈尊罍:摆放酒杯和祭器。
重裘:厚衣。
名岩:有名的岩石。
兄固弟子:兄长本是弟子。
建中初:建中初年。
国论:国家的讨论。
祖荆舒:祖先荆舒。
清议:清议排斥。
牧地:牧放牲畜的地方。
姓字:姓名。
踌躇:徘徊。
哀:悲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之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情感和内心的感慨。开篇“广室内嵌空,层峰外巍嵬”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山谷的雄伟景象,给人以深邃无垠之感。

接着,“仰视骇悬石,俯践愁滑苔”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微小和敬畏,通过对峭拔岩石与细腻苔藓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紧接着,“古窦风肃肃,阴涧泉洄洄”两句,则以清新脱俗的声音和流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飞梁跨其间,上可陈尊罍”描绘了一座高耸的桥梁横跨山谷,让人联想到古代修建道路的艰辛与壮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崇。随后,“爱凉复畏湿,当暑重裘来”则是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感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名岩者谁欤,兄固弟子开”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座山岩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何人或何事。紧接着,“忆昔建中初,国论几一回”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历史的反思。

“惜也祖荆舒,卒为清议排”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某位先贤或事件的哀悼和赞许。最后,“至今出牧地,姓字留苍崖。踌躇增叹慨,日入禽声哀”几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更通过其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怀的世界。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朝陵行

国家诸陵陷河北,盗发宝衣斧陵木。

或言陵下往来人,夜闻翁仲草间哭。

何年却遣朝陵官,含桃璀粲登金槃。

悲哉,人家坟墓各有主,谁修永昌一抔土。

形式: 古风

游东山图

亭榭缥缈无点尘,竹树苍翠溪粼粼。

宝钗导前瑶簪后,三君高屐华阳巾。

颀然锦衣者谁氏,道韫诸姑姊长妹。

当时偶动寂寂叹,藁砧不答高掩鼻。

棋边指麾百万秦,温浩二子非其伦。

中原热血方相泼,江表有此暇整人。

暮年功高忧谗惎,回首故山归不遂。

岂知王郎袖有檛,空听桓伊筝垂泪。

形式: 古风

湘潭道中即事二首(其二)

傩鼓鼕鼕匝庙门,可怜楚俗至今存。

屈原章句无人诵,别有山歌侑桂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琴潭

山形若覆奁,潭面如拭镜。

奇哉几案物,千古弃荒夐。

了无扳跻劳,坐惬幽野性。

泉源黑难穷,崖色碧相映。

闯深畏龙蛰,窥浅见鱼泳。

可怜风水声,空山谁来听。

我欲买兹丘,扫迹逃嚣竞。未言葺茅斋,先可理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