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孝标弟岁暮杂感

四海无家倍可怜,家徒壁立操弥坚。

马医未业终无术,虎吏难逃莫问田。

学稼故应先学圃,安贫自得渐安禅。

嗣宗恸哭刘伶醉,壮志销沉不诅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次韵孝标弟岁暮杂感》由清代诗人钱兴祖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个人境遇的感慨。

首联“四海无家倍可怜,家徒壁立操弥坚”,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决心。四海无家,意味着漂泊无依,倍感凄凉;而家徒壁立,则是物质匮乏的象征,但操弥坚则表明了精神的坚韧不拔。

颔联“马医未业终无术,虎吏难逃莫问田”,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马医未业,暗示了技艺的缺失或无法施展,而虎吏难逃,比喻官场的黑暗与不公,即使身处困境也难以逃脱。莫问田,或许暗含了对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学稼故应先学圃,安贫自得渐安禅”,转而探讨个人修养与心态调整的重要性。学稼先学圃,意味着在实际生活中,先从基础做起,脚踏实地;安贫自得,强调的是在贫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渐安禅,则是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尾联“嗣宗恸哭刘伶醉,壮志销沉不诅天”,以历史人物嵇康(嗣宗)和刘伶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切感怀。嵇康在《广陵散》中悲叹命运不公,刘伶则以酒醉逃避现实。这里,诗人似乎在说,尽管壮志难酬,但也不愿诅咒命运,而是选择内心的强大与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品格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

钱兴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绿牡丹

绣毂香车处处传,慈恩寺里发孤妍。

竹枝粉艳飘歌席,楚酒光浓发舞筵。

青玉案高秦太史,蔚蓝天近汉神仙。

可怜一入韩弘第,散作春城柳市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读岳忠武王集

中原社稷已沦夷,志士孤忠报主知。

半壁江山闻鼓角,十年勋业动旌旗。

那堪北虏摧锋日,正是南朝斩将时。

直抵黄龙言不践,至今河朔有馀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仿张船山佛前饮酒浩然有得四律并用其韵

蜃楼海市可成真,拟向瀛壶试买春。

瞥眼莺花开万象,劳形日月走双轮。

识来文字常为累,除却金钱肯认亲。

鸡犬连群天上去,低头自顾本凡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戎马用杜少陵江汉韵

戎马仓皇日,群雄笑腐儒。

论应齐物远,辞共楚山孤。

白发春同长,苍生困未苏。

花间尊酒满,何用哭穷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