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拓山园载酒来,江梅含雪倚春台。
黄花无藉秋光老,犹自离披带雨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葵在山园中独自饮酒赏景的闲适画面。他踏着落拓(意指疏旷不拘)的心情来到山间,江边的梅花虽已含苞带雪,却依然傲立于春天的平台上。这里的“江梅含雪倚春台”形象地展现了梅花在早春时节的洁白与坚韧。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提到黄花(菊花)在秋季本应盛开,但此刻因为秋光已老,显得有些衰老。然而,即使如此,菊花仍然顽强地开放,尽管带着雨露,却“犹自离披带雨开”,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梅花和菊花的季节性特征,表达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赵葵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这首《十月见菊》便是其这种风格的体现。
不详
又号庸斋,南宋抗金儒将、画家、诗人。咸淳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
翡翠帘开舞袖轻,寒星万点下蓬瀛。
清尊对月酌不已,也向蓬窗坐到明。
溪绕青山山绕溪,溪山胜处只僧知。
云闲古木禅关静,不到禅关又几时。
霜清月冷雁声秋,今古江流不尽愁。
风捲芦花漫雪里,夜深鼓棹落汀洲。
一抹轻烟隔小桥,新篁摇翠两三梢。
惜春不觉归来晚,花压重门带月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