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麓文选藏书歌

中麓子,最好奇,平生苦心只自知。

破冢将寻姬氏籍,凿山欲出禹王碑。

鸟篆蚪文焚后字,白云黄竹删前诗。

藏在阴厓及海窟,神物守护谁得窥。

自从掇取归君屋,但闻胡山鬼夜哭。

汗牛讵止盈五车,插驾应知满万轴。

开函几席生云烟,五色纷纷耀人目。

家中绫绮割截尽,更剪朝衣作装束。

中麓子,几岁读书长闭门。

自信中郎能一目,还轻左氏识三坟。

迩来下笔作词赋,绝似先年石鼓文。

却忆射策来京国,此时才士纷如云。

雕龙白马争先后,一日逢君皆闭口。

试问䶂鼠君已知,解对黄熊谁更有。

共看飞腾迈等伦,早排阊阖上麒麟。

遂令纨裤生叹息,公卿元是读书人。

老大无闻予自怜,论交多愧十年前。

可道壮心犹未已,时复从右乞一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李中麓文选藏书歌》由明代诗人唐顺之作,生动描绘了李中麓先生对书籍的热爱与收藏。诗中以李中麓为线索,展现了他对于古籍的痴迷,从破冢寻籍、凿山出碑,到对鸟篆蝌蚪文的珍视,以及对藏书地点的神秘守护,无不体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诗中提到的“汗牛阻止盈五车,插驾应知满万轴”,形象地描述了李中麓藏书之丰富,不仅数量惊人,种类繁多,且涵盖了从《石鼓文》到《左氏传》、《三坟》等古代经典,显示了其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家中绫绮割截尽,更剪朝衣作装束”一句,既体现了李中麓对书籍的珍爱,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也暗示了他生活简朴,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藏书之中。

最后,“可道壮心犹未已,时复从右乞一编”表达了李中麓虽已年老,但求知之心不减,仍渴望获取更多知识,体现了他终身学习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赞美了李中麓的藏书成就,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古籍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詹府燕集奉和上宰松皋公三首(其一)

祥光虹渚应玄苍,喜溢仙曹荐羽觞。

匕鬯万年征子圣,股肱一德见臣良。

袖携香雾东华上,履曳星辰北斗旁。

共说疑丞归大老,竞将礼乐赞灵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詹府燕集奉和上宰松皋公三首(其二)

御苑先春万木苍,宫云袅袅度琼觞。

鹓班并引金貂贵,鸿羽全收玉署良。

分日传经清禁里,罢朝起草紫宸旁。

恩波忝窃安能报,愿祝千秋宝历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詹府燕集奉和上宰松皋公三首(其三)

玉津晴望郁苍苍,环佩初临试紫觞。

并向凤池开胜会,早从麟角识元良。

衣冠迥出商岩上,雨露偏承幼海旁。

自愧承华箴未就,谬将彤管奉明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王翰林浙江兵备副使

同时词客不如君,一剑还将静海濆。

鸡舌旧从香署吏,虎符新领伏波军。

帆樯万里输鲛织,楼阁三秋吐蜃云。

自笑冯郎将白首,欲从幕下策奇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