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夜酌别来寄双峰黄先生

曾记相逢当七夕,星河炯炯鹊成桥。

竹松轩下诗情好,瓜果庭中酒兴饶。

宝篆焚香烟气袅,绛纱笼烛影光摇。

别来愁思知多少,琪树西风叶乱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七夕之夜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情的别离之意。首句“曾记相逢当七夕”,唤起读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仿佛那星光璀璨的夜晚,两颗心在鹊桥上相遇。接下来,“星河炯炯鹊成桥”一句,生动地再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神话场景,星河明亮,鹊鸟搭桥,营造出浪漫而神秘的氛围。

“竹松轩下诗情好,瓜果庭中酒兴饶”两句,将场景转移到了诗人与友人的聚会之地——竹松环绕的小轩和庭院中,瓜果满架,酒香四溢,诗人们在此挥洒才情,畅饮欢歌,享受着难得的相聚时光。通过“诗情好”和“酒兴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生活的雅致情趣。

“宝篆焚香烟气袅,绛纱笼烛影光摇”则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氛围,宝篆香烟缭绕,绛纱烛光摇曳,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环境,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诗意。这不仅体现了聚会的高雅,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最后,“别来愁思知多少,琪树西风叶乱飘”表达了别离的忧愁与思念。随着西风的吹拂,琪树上的叶子随风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这一句既是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可能再次分别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七夕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与离别时的愁绪,表达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收录诗词(16)

缪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江夏黄文弼先生和韵二首(其一)

神武门前早挂冠,争如先巳卧江干。

竹窗酒醉春风暖,梅屋诗成夜月寒。

尘榻久缘徐稚设,瑶琴长为子期弹。

庸才欲结群英会,犹恐山樊杂蕙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江夏黄文弼先生和韵二首(其二)

考槃甘许留泉石,制锦何须问织缣。

满院啼莺惊着碗,一庭飞絮怕钩帘。

玉堂风月心无慕,茅舍烟霞志自厌。

穆地故人何处是,双峰云树几回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云塘别墅

狮山山下石泉清,凿得方塘一鉴平。

水面磨光云影照,天心沉碧月华明。

龙鱼夜听风雷化,花木春承雨露荣。

佳致不同歌舞地,藜床灯火有书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邑庠师刘先生致政归浮梁

振铎谈经事可誇,词源汹涌浩无涯。

幽情恐负青山宅,归兴应怀黄菊花。

寒浦风高先解榻,秋江潮上便乘槎。

青毡事业休嗟冷,苜蓿盘中道味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