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庭春水绿,衡阳旅雁归。
差池高复下,欲向龙门飞。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春水碧绿,旅雁南归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韵。首句“洞庭春水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洞庭湖在春天的美丽景色,春水泛起绿色,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接着,“衡阳旅雁归”则点明了季节更迭,大雁从北方迁徙至南方,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蕴含着对迁徙与回归的哲思。
“差池高复下,欲向龙门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大雁飞行的姿态和目的地。大雁时而高飞,时而低翔,它们似乎在寻找着自己的归宿,最终目标是龙门。这里不仅展现了大雁飞行的动态美,也借大雁的迁徙寓意人生的旅程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不详
本名冉,小字阿士。七岁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诏诰。梁武帝天监初,起家著作佐郎。后迁尚书水部郎。作诗得武帝嗟赏。累擢秘书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终秘书监
留故夫。不歭?。别待春山上。相看采蘼芜。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
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
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
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新花临曲池,佳丽复相随。
鲜红同映水,轻香共逐吹。
绕架寻多处,窥丛见好枝。
矜新犹恨少,将故复嫌萎。
钗边烂熳插,无处不相宜。